[实用新型]一种行星齿轮传动差速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2589.7 | 申请日: | 2009-08-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1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士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卫华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48/06 | 分类号: | F16H48/06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41107 | 代理人: | 杨保华 |
地址: | 453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齿轮 传动 差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齿轮传动结构,特别是一种行星齿轮传动差速器。
背景技术
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齿轮手册》,2006年第2版,2006年5月第2次印刷,《齿轮手册》中第7篇62页中的有一个名称为NGW型差速器的结构图,该行星齿轮差速器多采用NGW结构,即由1个内齿轮、1个太阳轮、3个行星齿轮及行星架组成,行星齿轮安装于行星架上,内齿轮、太阳轮及行星架三者组成差动结构,可以实现三者运动的合成或分解。该项传动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是传动比变化范围较小,单级传动比约在2.8-10;且在高速传动时,齿轮的精度要求较高,内齿轮需磨齿加工,需要采用进口磨齿机加工,费用昂贵,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传动比范围大、成本低的一种行星齿轮传动差速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完成,一种行星齿轮传动差速器,包括输入轴、输出轴、太阳轮、行星齿轮、行星架,第一输入轴上设有第一输入齿轮,第二输入轴的输出端设有输入太阳轮,输出轴的输入端设有输出太阳轮,行星架上设有输出空心轴和输入空心轴,第二输入轴转动连接在输入空心轴内,输出轴转动连接在输出空心轴内,输入、输出空心轴与壳体转动连接在一起,其特征在于:第二输入轴与输出轴设在一条直线上,输入太阳轮与输出太阳轮相对,输入太阳轮与输入行星齿轮啮合在一起,输出太阳轮与输出行星齿轮啮合在一起,输入行星齿轮和输出行星齿轮固连在同一个行星齿轮轴上,输出太阳轮周围至少均匀分布有两个输出行星齿轮,输入太阳轮周围至少均布有两个输入行星齿轮,行星架由大齿轮和与大齿轮固连在一起的半行星架组成,行星齿轮轴一端与半行星架转动连接在一起,行星齿轮轴另一端与大齿轮转动连接在一起。三个输出行星齿轮成120°均匀公布在输出太阳轮周围。三个输入行星齿轮成120°均匀公布在输入太阳轮周围。四个输出行星齿轮成90°均匀公布在输出太阳轮周围。四个输入行星齿轮成90°均匀公布在输入太阳轮周围。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由于将内齿轮与太阳轮间的内啮合结构改为行星齿轮与太阳轮间的外啮合结构,从而使差速器的传动比范围增大,最低为1,高达数千;因高精度的行星齿轮加工成本较低,因此差速器的生产成本明显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1、第一输入轴;2、第一输入齿轮;3、大齿轮;4、输入行星齿轮;5、行星齿轮轴;6、输出行星齿轮;7、半行星架;8、输出轴;9、输出空心轴;10、输出太阳轮;11、输入太阳轮;12、行星架;13、第二输入轴;14、输入空心轴;15、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输出轴8与第二输入轴13设在一条直线上,固连在第二输入轴13输出端的输入太阳轮11与固连在输出轴8输入端的输出太阳轮10相对,第二输入轴13与输入太阳轮11也可以加工成本一体的,输出轴8与输出太阳轮10也可以加工成一体的,输出太阳轮10与输出行星齿轮6啮合在一起,输入太阳轮11与输入行星齿轮4啮合在一起,输入行星齿轮6和输出行星齿轮4固连在同一个行星齿轮轴5上,行星齿轮轴5一端与大齿轮3转动连接在一起,行星齿轮轴5另一端与半行星架7转动连接在一起,大齿轮3与半行星架7用螺栓和定位销固连在一起成为行星架12,行星架12上的输入空心轴14和输出空心轴9与壳体15转动连接在一起,大齿轮3与固连在第一输入轴1上的第一输入齿轮2啮合,第一输入轴1和第一输入齿轮2也可以加工成一体的,输出轴8转动连接在输出空心轴9内,输入轴12转动连接输入空心轴14内。
图中所述的输出太阳轮10周围对称分布有两个输出行星齿轮,输入太阳轮11周围对称分布有两个输入行星齿轮;当输出行星齿轮为三个时,三个输出行星齿轮成120°均匀分布在输出太阳轮周围,当输入行星齿轮为三个时,三个输入行星齿轮成120°均匀分布在输出太阳轮周围;当输出行星齿轮为四个时,四个输出行星齿轮成90°均匀分布在输出太阳轮周围,当输入行星齿轮为四个时,四个输入行星齿轮成90°均匀分布在输出太阳轮周围。
当第一输入轴1主动转动,第二输入轴13处于制动状态,输入动力经第一输入齿轮2、大齿轮3、输出行星齿轮轮6、输出太阳轮10传递给输出轴8,输出轴8从动转动。当第二输入轴13主动转动,第一输入轴1处于制动状态,输入动力经输入太阳轮11、输入行星齿轮4、输出行星齿轮6、输出太阳轮10传递给输出轴8,输出轴8从动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卫华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卫华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25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健身球
- 下一篇:换热板进口端不等量导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