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电器连接器的压线端子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92039.5 | 申请日: | 2009-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6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陈爱军;王荣喜;张玉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02 | 分类号: | H01R13/02;H01R4/18;H01R13/405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1109 | 代理人: | 张绍琳 |
| 地址: | 45803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器 连接器 端子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尤其涉及汽车电器和民用电器的连接器,具体说是一种用于电器连接器的压线端子结构。
背景技术:
广泛用于汽车电器和民用电器的连接器产品是由塑胶壳体、压线端子和导线组成,首先将由压线端子和导线压接在一起,然后使用注塑设备和注塑模具把它们整体封装在一起,完成整个产品生产过程,其中压线端子材料为各类金属,由冷冲压模具生产完成该产品。为了便于与导线压接,压线端子后端的导线连接部设为横截面呈U形的开口曲面,而其前端为具有通孔的筒状结构,如中国发明专利“连接端子”(申请日为2004年6月17日,授权公告号CN100477403C,授权公告日2009年4月8日)中所记载的连接端子即为这种结构,如果将塑料壳体和端子一起注塑时会由于漏浆而导致电接触不良。由于现有的压线端子的前端设有通孔,该产品注塑封装时在通孔处会产生漏浆,产品无法正常生产,导致连接器接触不良,为了弥补这个缺陷,只得增加一道加工工序,在通孔下端处进行人工焊锡堵孔来保证产品注塑封装时不漏浆,然后再进行产品注塑封装,完成产品生产过程;并且为保证焊锡工艺,压线端子也需要增加表面镀锡工序,工序的增加需要占用大量人工和使得生产成本的提高。对于数码产品的连接器,也有通过设有端子收容槽的绝缘本体和绝缘本体盖相配合来避免塑胶流到端子的前端,比如中国发明专利“改进型插头连接器”(申请日为2002年4月26日,授权公告日2008年5月28日,授权公告号CN 100391056C)中所记载的连接器。但是对于汽车或者家用电器的大部分强电连接器,却没有采用上述专利的结构,而是通过模具型腔对压线端子进行定位,通过注塑一次成型得到连接器的绝缘塑料胶壳部分,这样可以节省加工步骤,提高效率,降低成本。而且,堵孔的焊锡块易脱落,产品废品率高,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器连接器的压线端子结构,所述的这种用于电器连接器的压线端子结构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压线端子由于其通孔在注塑时会漏浆,导致现有的连接器产品生产工序增加、成本高,而且产品的质量不可靠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由插头和导线压接端构成,插头部分呈侧壁封闭、具有轴向通孔的筒状,导线压接端呈保留部分侧壁的曲面结构,该曲面结构的横截面呈U形,压线端子由注塑机封装,其中,在插头部分下端设有盖子,该盖子的外围尺寸大于插头部分下端内孔的尺寸以便在注塑时将该内孔堵住,该盖子通过冲裁成形,并与插头下端侧壁通过一小段连接段相连接。
在插头下端的内孔设有阶梯,该阶梯最小内孔尺寸小于盖子的外围尺寸。
插头部分是具有通孔的圆柱筒结构,插头下端的盖子是圆板盖子,该圆板盖子的直径大于插头部分下端内孔的直径。
圆板盖子与阶梯孔之间为紧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本实用新型的压线端子将原端子通孔结构改为自带盖子的结构,由一副精密冷冲压级进模具一次生产出来,在模具的冲裁落料工步处,冲裁留下了一个盖子,盖子通过一小段材料与端子主体连接,在模具中的成型工步(注塑工步)处,端子产品成型时这个盖子正好堵住了产品的通孔,这个盖子与通孔周壁紧密配合,没有任何间隙,盖子成型处有凸台对其精确定位和防止注塑封装压力变形,产品注塑封装时能很好的保证不会产生漏浆,保证整个连接器产品正常生产。
本实用新型和已有技术相比,其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在用于电器连接器的压线端子结构中,在插头部分通孔的下端设有一个盖子,连接器注塑时该盖子将插头部分的通孔堵住,无需人工焊接一个堵块,既提高了连接器产品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保证了产品的可靠性。如果在插头下端的内孔设置一个台阶,由该台阶对圆板盖子进行定位和加固,而且该台阶与圆板盖子相配合,更容易起到密封作用,确保注塑时不漏浆;该圆板盖子如果与台阶下端的孔之间采取紧配合,则在注塑时液浆压力将圆板盖子紧密压入该台阶孔,不会漏浆。
附图说明:
图1是采用压线端子的连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的局部剖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展开图。
图5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6是图1的B-B剖面图。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2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备抗氧化性好的金属粉末的方法
- 下一篇:高压浇铸自动生产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