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高压验电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2014.5 | 申请日: | 200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45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智勇军;段华明;梁峰云;肖承仟;艾新法;闫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9/155 | 分类号: | G01R19/155;G01R35/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67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高压 验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验高电压电气设备是否有电的验电器,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高压验电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高电压电气设备检修时,必须进行停电、验电和挂接地线操作。目前,公知的高压验电器构造是由验电元件与绝缘杆通过固定连接而成,国家电网公司《安全工具管理规定(实行)》对高压验电器绝缘杆的长度要求是:10kV≥0.7M、35kV≥0.9M、110kV≥1.3M、220kV≥2.1M。在实际工作中,对高压验电器的保管、携带和使用都有严格的技术要求,操作人要同时携带和使用高压验电器、挂接地线操作杆和接地线等很多安全工具,很不方便。例如:一台220kV/110kV/10kV三卷变压器接地操作,不仅要携带三组接地线和接地线操作杆,同时还要携带220kV、110kV、10kV三个高压验电器。对于操作队人员到无人值班变电站进行操作、线路检修人员到野外进行操作,特别是单人操作时,更不方便。
另外,现有的各种高压验电器,都没有电源开关,即使在工具柜中保存时,也处于待机状态。不仅浪费电池,还要频繁的检查和更换电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高压验电器携带和保存不方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高压验电器,该高压验电器可以直接与通用接地线操作杆连接,省去了自身的绝缘杆,在使用时会自动开机,使用后自动关机,不仅能检验高电压电气设备是否有电,而且省去绝缘材料,不需要单独耐压试验,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方便携带使用和保存,还能延长电池使用时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高压验电器,主要包括绝缘外壳6,绝缘外壳6顶端设有验电器测试触头1,绝缘外壳6上设有验电器工作指示灯8、有电报警灯2、有电报警喇叭9,内部设有验电器电路板3,绝缘外壳6的下端为管状的连接头,连接头的内壁上设有内螺纹5,其中,绝缘外壳6的腔体内设有一个常闭型接触式开关7,与验电器电路板3连接,绝缘外壳6内还装有高电压发生器,在高电压发生器的上端设置一个常闭型接触式开关10,作为高电压发生器的电源开关,与高压验电器的常闭型接触式开关7相对应。
绝缘外壳6底座上设置有卡头4,可与通用接地线操作杆首端的管型卡口相匹配,仅在高压验电器与高压发生器脱离时,能实现高压验电器卡头4与接地线操作杆首端管型卡口的连接。
绝缘外壳6下部设有呢绒粘带安装卡孔18,仅在高压验电器与高压发生器脱离时,可扣接呢绒粘带安装扣20。
高压发生器绝缘外壳16上设有试验按钮开关17、高压发生器工作指示灯14、高压发生器试验指示灯12、高压发生器测试触头13、外螺纹15,高压发生器绝缘外壳16内部设有高压发生器电路板11.
高压验电器连接头的内螺纹5,与高压发生器外螺纹15旋接在一起时,高压验电器和高压发生器同时自动断开电源,处于存放和携带状态,高压验电器与高压发生器脱离时,分别自动开机,只有此时才能实现,高压验电器卡头4与接地线操作杆首端管型卡口的连接,呢绒粘带安装扣20与呢绒粘带安装卡孔18扣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
本便携式高压验电器能够直接安装到通用接地线操作杆上使用,不仅可以检验高电压电气设备是否有电,还省去了自身的绝缘杆,自带高电压发生器,能自动开、关电源,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保存、携带、使用方便,电池使用时间长,而且不必按绝缘工具进行保存和定期试验,减少了日常维护工作。不仅适应于普通变电站,更适应于集控站、操作队和户外、野外操作使用。会自动开关高压验电器和高电压发生器电源,能延长电池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验电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高压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呢绒粘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未经河南省电力公司平顶山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20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