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移动式避灾指挥舱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91920.3 | 申请日: | 2009-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0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姜光杰;郭启文;梁安民;张国平;孙明闯;史小卫;姜锡慧;袁宗柱;李红晓;范永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F11/00 | 分类号: | E21F11/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张国文;张欣棠 |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市航***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指挥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装在煤矿井下距掘进工作面500米以外巷道内,供压裂操作人员在舱体内操作压裂作业而作为安全保险舱体使用的矿用移动式避灾指挥舱;该矿用移动式避灾指挥舱在煤矿井下可牵引移动,为矿井发生事故后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亦可设置在井下压裂施工地点为避灾、监测指挥工程进度提供一个舒服安全的工作空间。
技术背景
矿井发生事故后,部分矿工和技术人员可能无法及时撤离危险地带时,必须撤离至井下巷道中预先设置的距离事故地点最近的避难硐室内,但是避难硐室的设置受到井工条件的限制,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数量和密度不能确保事故零伤亡。
煤矿井下压裂施工,作业人员在压裂泵高压区内工作,出现高压泄露、煤与瓦斯突出或巷道内瓦斯浓度超标的情况时,人员撤离途径受到照明和管线的障碍作用,难以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和及时避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以保证井下工作人员安全并可以在舱内进行工作的矿用移动式避灾指挥舱,可为矿井发生事故后无法及时撤离的矿工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够抵御爆炸冲击、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为被困矿工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赢得较长的生存时间,同时,通过舱内通讯监测设备,引导外界救援和指挥井下施工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底座、安装在底座上的舱体、安装在舱体上的密封门、观察窗、进风端口、急救呼吸袋及水端口、电、通讯端口,其特征在于:底座包括底架、通过车轴、轴承安装在底架上的车轮、安装在底架上的与铁轨相配合的卡轨器、安装在底架两头的碰头。
卡轨器包括卡轨器座、活动安装在卡轨器座上的前后两个卡板、穿在前后两个卡板之间的销轴、套装在销轴上的弹簧。
碰头包括通过插销安装在底架上的碰头座、安装在碰头座上的圆环链组成。
舱体的前端和顶端为圆形,其它为方形,采用高强钢板按照压力容器的要求焊接而成,舱体内的前端焊有用钢板隔开的存储物品并加强头部强度的方格,进门的右侧是操作台,左侧为坐椅。
密封门内外面上均设置有打开和关闭的手柄。
观察窗由防火防爆玻璃、窗框、压板、阻燃密封组成,防火防爆玻璃采用阻燃橡胶与阻硅硐胶双层密封结构。
在舱体上还安装有排污系统,排污系统由板阀、钢管及法兰盘组成,板阀共两组,上下各一组。
在舱体上还安装有单向泄压阀,单向泄压阀安装在舱体上部,空气采集接头与单向泄压阀并排,安装在舱体上部,前端接球阀,球阀后面是变头,变头上有螺纹与收集器连接。
进风系统由空气调压过滤器、快速接头、法兰、钢管及其阀门、管箍、弯头组成,空气调压过滤器装在空气进口处,进气管有五个阀门,分别安装在坐位的上方,排污管的上方装有进水管,外面用快速接头连接。
进线口由KLC-4型矿用本安电路用电缆连接器组成,安装在门框的上侧,共7个,连接器的外套焊在钢板,连接器内为4针插头,连接时可拔插。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具有防爆、防火、防毒、防水、防震功能,为矿井发生事故后无法及时撤离的相关作业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密闭空间,对外能抵御爆炸冲击、隔离有毒有害气体,对内能为被困人员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提供生存待救条件,同时通过舱内通讯监测设备,引导外界救援。在井下压裂施工中,集成避险与压裂施工指挥功能,配备通讯、监测仪器和控制面板,总体控制、指挥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车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轨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密封门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C-C结构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B-B结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D-D结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19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