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移动式复合浆体制备与喷涂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1872.8 | 申请日: | 2009-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0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周福宝;刘应科;李金海;张云峰;胡东亮;邵和;丁盛;刘玉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福宝 |
主分类号: | E21F5/06 | 分类号: | E21F5/0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221008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移动式 复合 体制 喷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在煤矿井下制备、并向沿空巷道壁面喷涂复合浆体的制备与喷涂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自燃是矿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为了解决布置在自然发火期较短的煤层中需长期服务的巷道、沿空掘巷的回采巷道和放顶煤工作面沿空留巷等巷道的防灭火问题,需要在巷道壁面喷涂隔风材料以防止巷道漏风,降低煤层和采空区发生自燃的可能性。
最新研究的复合浆体由粘土、水泥、添加剂、玻璃纤维及水按照一定比例搅拌而成,其成本低、取材方便,喷涂在巷道壁面后附壁能力强、初凝时间短,且凝固后具有一定的塑性强度,不易龟裂,耐冲洗,隔风性能优越,应用效果理想。目前复合浆体的制备、喷涂装置大部分都以地面注浆站的形式布置在地面,虽然制浆量大,材料运输方便,但其结构复杂,体积大,占地面积大、建造成本高、推广应用较困难,特别是对需喷涂巷道不多的矿井,建造地面注浆站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制备与喷涂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建造成本高,推广应用较困难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移动式复合浆体制备与喷涂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包括制浆筒,制浆筒上端连接有搅拌机,制浆筒与喷枪之间的管道上串联有泥浆泵和调节阀门,喷枪与压风管之间的管道上串联有阀门、减压阀、止回阀和调节阀门。
所述的喷枪的进浆管和进风管之间的夹角为15°~30°。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占地面积小,成本低。操作、移动方便,可实现高效喷浆,实用性强,易于推广。适用于在井下制备、并向沿空巷道壁面喷涂复合浆体,减少自燃矿井向采空区漏风以降低煤炭自燃威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制浆筒1,搅拌机2,泥浆泵3,喷枪4,压风管5,减压阀6,止回阀7,调节阀门8,阀门9。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该装置包括制浆筒1,制浆筒1上端连接有搅拌机2,制浆筒1与喷枪4之间的管道上串联有泥浆泵3和调节阀门8,喷枪4与压风管5之间的管道上串联有阀门9、减压阀6、止回阀7和调节阀门8。
制浆筒1的上方安设搅拌机2,下部的出口与泥浆泵3相连;喷枪4的两个进口端分别安装有调节阀门8,其作用是调节复合浆体和高压气体的流量,使复合浆体根据实际情况以合适的速度喷向巷道壁面;压风管5与调节阀门8相连的管路上依次安装有减压阀6和止回阀7,减压阀6使高压气体的压力降至设定压力,止回阀7防止气流等回流。
喷枪4的进浆管和进风管之间的夹角为15°~30°。
其工作过程:首先把复合浆体的各种组分和水按配比倒入制浆筒1中,开动搅拌机2进行搅拌,同时设定减压阀6的压力;复合浆体搅拌充分后,开启泥浆泵3并打开压风管5处的阀门9,此时复合浆体和高压气体一起输送到喷枪5的进口端调节阀门8处,由工人根据喷枪5和巷道壁面的距离等实际情况调节调节阀门8的通量使复合浆体和高压气体相匹配,开始向巷道壁面喷涂复合浆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福宝,未经周福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18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