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卷烟包装设备随动杆密封防漏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90965.9 | 申请日: | 2009-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1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戚金周;高永亮;常明升;王世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B65B19/02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卷烟 包装 设备 随动杆 密封 漏油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卷烟包装设备随动杆密封防漏油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GDX2包装机型存在多处推杆往复运动,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漏油等现象,特别是六轮接烟随动杆处漏油现象比较明显,需要经常更换油封及推杆,维修工作量大。如图1所示,包括端盖1、轴套2、油封3、随动杆4,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该随动杆行程长,外部环境中存在灰尘附着在推杆上使外部油封磨损严重,同时,端盖内部没有回油孔,随动杆带出的油不能回流,造成六轮下部长期积累油渍,一方面容易使烟包外部产生油渍,另一方面,影响设备现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卷烟包装设备随动杆密封防漏油结构,可有效解决漏油问题,并可增加部件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卷烟包装设备随动杆密封防漏油结构,包括端盖、轴套和随动杆,在端盖、轴套的外端与随动杆之间设有外部油封,在端盖、轴套的内端与随动杆之间设有内部油封,在端盖上设有回油槽,回油槽一端与外部油封内侧连通,回油槽的另一端与端盖内侧连通。
所述的回油槽设置在随动杆下方的端盖上,且回油槽外端的水平高度高于内端的水平高度。
所述的内部油封直接嵌设在端盖内台阶孔上。
采用了这种结构后,轴上油渍过滤更干净,没有漏油现象。外部油封所滤的积油回流到机器的内部,消除推杆在往复运动时产生的油压力。杜绝了六号轮接烟杆漏油现象。该部位维修周期由原来的一周提高到半年,减轻了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设备的有效作业率。同时,针对GDX2机型其它类似结构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加以改进,从而解决设备渗油现象,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2所示的卷烟包装设备随动杆密封防漏油结构,包括端盖1、轴套2和随动杆4,在端盖1、轴套2的外端与随动杆4之间设有外部油封3,在端盖1、轴套2的内端与随动杆4之间设有内部油封5,内部油封5直接嵌设在端盖1内台阶孔上.在端盖1上设有回油槽6,回油槽6一端与外部油封3内侧连通,回油槽6的另一端与端盖1内侧连通.回油槽6设置在随动杆4下方的端盖1上,且回油槽6外端的水平高度高于内端的水平高度.
通过测绘及多次试验,对原随动杆支撑端盖1进行改造;具体做法是:在不改变原来底座端部外部油封3的情况下,通过在底座的内部加装一个内部油封5(规格:14X24X7),对轴上的油液进行第一次清理,在原来外部油封3处增加一个回油孔,即:在靠近端部油封(规格:14X24X7)内孔下部加工一直径2.5mm的斜孔通向机器的内部,使随动杆4带出的润滑油形成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09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亮铝多层复合管
- 下一篇:用于太阳能热水器塑料内胆的橡胶密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