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电动机油泵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90424.6 | 申请日: | 2009-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232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全军;梁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全军;梁丹 |
主分类号: | F04C2/18 | 分类号: | F04C2/18;F01M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聂孟民 |
地址: | 450000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电动机 油泵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泵,特别是一种汽车电动机油泵。
二、背景资料
汽车发动机的寿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成本,发动机寿命的 长短主要取决于各零件的磨损速度,而延长使用寿命的主要方法则都是通过增 强摩擦面的机油润滑来实现的。
平时,机油沉积在发动机底部的油底壳中,当发动机运转时,机油泵将机 油从油底壳顺着油道泵送到各摩擦面,在摩擦面形成流体状机油薄膜,实现润 滑。然后因重力原因,自动流回油底壳,如此循环。
目前市场上的所有汽油或柴油发动机,其机油泵都是通过齿轮与曲轴连接, 按固定的转速比,随曲轴同步运转,泵送机油。这一方式直接导致了发动机磨 损中最主要的两个原因:干摩擦和高温高转速磨擦。
当发动机停止运转时,各摩擦面的机油会全部返流回油底壳,发动机静置 的时间越长,机油返流越彻底。通常,当静置时间超过一小时后,各摩擦面已 几乎没有残留机油。
这时,在发动机重新启动的瞬间,由于机油从油底壳到摩擦面的泵送过程 本身需要一个时间,此时,各摩擦面还没有机油润滑,而发动机已开始运转, 这种瞬间的无机油运转状态,就被称为“干摩擦”。在发动机的整体磨损中,干 摩擦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发动机低速或中速运转时,机油泵泵送的机油足以 维持各摩擦面的润滑需要,在这一状态下,发动机的磨损最小,寿命最长。
但这显然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当发动机因各种原因高速运转时,摩擦面的 温度急剧上升,导致机油的分子链变长,机油粘度下降。这时,虽然机油泵的 转速也随曲轴的转速加快,但在固定的转速比之下,由于机油变稀,相对泵送 流量实际上减少了。而高温高转速时,恰恰是磨损最剧烈、最需要机油润滑的 时候。这种状况导致的磨损,是发动机磨损的另一主要原因。通常认为以上两 种原因导致的磨损至少占发动机整体磨损的60%-80%,因此,要想延长发动机 的使用寿命,新的汽车机油泵研制势在必行。
三、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电机的汽车电 动机油泵,在发动机启动时提前向摩擦面泵送机油,并在启动后随发动机的转 速自动调整泵送速度和转速比,可有效解决干摩擦和高温高转速磨擦状况,从 而延长发动机寿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有机油泵和电 动装置,电动装置固定在机油泵上,两者形成一个整体,机油泵出口上有出油 管,机油泵转动齿轮同电动装置的减速直流电机的主动齿轮相啮合,机油泵进 口管上有吸油管,电动装置由减速直流电机和控制盒组成,控制盒同减速直流 电机由电机支架装在机油泵上,减速直流电机、机油泵经导线同控制盒相连,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可有效解决发动机干磨擦和高温转速磨擦的 问题,大大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
四、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局部剖开)。
五、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由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机油泵和电动装置,电动装置2固定在机 油泵1上,两者形成一个整体,机油泵1出口上有出油管5,机油泵转动齿轮同 电动装置2的减速直流电机6的转轴9上的主动齿轮10相啮合,机油泵进口管 上有吸油管4,电动装置由减速直流电机6和控制盒7组成,控制盒同减速直流 电机由电机支架8装在机油泵上,减速直流电机、机油泵经导线同控制盒相连。
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所说的机油泵装在支架3上;所说的控制盒7上分别 经信号线(电缆)16装有水温感应器15、经信号线(电缆)18装有转速传感器 17,经导线(电缆)14同减速直流电机6相连接,经12V直流电源线12(电缆) 同点火开关13连接,点火开关13同汽车电瓶的正极相连接;所说的减速直流 电机6、控制盒7由螺钉11固定在一起构成一体结构,或分别放置,构成分体 结构均可;所说的减速直流电机6通过电机支架8用螺钉与机油泵1连接固定, 方便拆卸与维修。
所说的控制盒7为市售产品,其结构是,控制盒内安装有8051单片机系统、 功率放大器等电子元件,8051单片机系统由8051单片机、8279键盘/显示接口 芯、74LS373锁存器等器件构成,外围设备包括键盘陈列、电机输出驱动系统(功 率驱动器采用L298芯片)、数码管输出驱动系统,输出系统有光隔和功率驱动 器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全军;梁丹,未经王全军;梁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904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纳米晶NdFeB高致密磁体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分体式车位引导器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F04C 旋转活塞或摆动活塞的液体变容式机械
F04C2-00 旋转活塞式机械或泵
F04C2-02 .弧形啮合式的,即各配合元件具有圆弧形传送运动,每个元件都具有相同数目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08 .相互啮合式,即带有与齿轮机构相似的配合构件的啮合
F04C2-22 .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中的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4C2-24 .反向啮合式的,即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4C2-30 .具有F04C2/02,F04C2/08,F04C 2/22,F04C 2/24各组中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征,或具有包含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的特征,并且配合元件之间具有其他形式的运动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