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化玻璃橱柜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89272.8 | 申请日: | 2009-03-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424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永林 | 
| 主分类号: | A47B77/00 | 分类号: | A47B77/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浩 | 
| 地址: | 451100河南省新郑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钢化玻璃 橱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俱,尤其是钢化玻璃橱柜。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定制橱柜,大部分采用人造石台面,极少采用钢化玻璃台面;而钢化玻璃在耐热性、耐腐蚀性、耐磨性、美观程度上均优于人造石,为何舍钢化玻璃台面不用?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钢化玻璃台面边沿连接结构上的受限。现有钢化玻璃台面与非钢化玻璃材质的柜体之间一般通过两种方式固连,一种是型材固连,钢化玻璃侧边被装在型材对应的槽中,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由于橱柜台面经常用水,型材槽与钢化玻璃之间的缝隙内很容易积存污水和食物,长久将形成难以清除的污渍和发出异味,而且型材与玻璃结合的美观程度较差;另一种是粘接固连,钢化玻璃台面与下面的柜体粘接后,由于钢化玻璃台面边沿不能像人造石一样向下大角度弯折或延伸成翻沿,钢化玻璃台面边沿只能露在柜体侧面之外,这样既影响美观又不安全;不安全的原因在于,钢化玻璃经钢化处理后,虽然其表面十分坚硬并有一定韧性,但其边沿十分脆硬,如果边沿不做处理,既容易磕碰伤到小孩头部,又容易被坚硬的物体磕碰而崩碎;市场上有一些橱柜为了美观而在钢化玻璃台面边沿上粘结颜色和厚度相通的普通玻璃形成翻沿,虽然解决了外观问题,但是普通玻璃的翻沿强度很差而很容易碎裂,安全隐患依旧存在,又由于钢化玻璃钢化加工后无法再切割,从成本上考虑也基本上排除了用钢化玻璃作出合适的翻沿的可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化玻璃台面边沿和柜体一体固结没有外露的钢化玻璃橱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化玻璃橱柜,包括柜体和柜体顶面设置的钢化玻璃台面,所述柜体顶部固设有与钢化玻璃台面形状相适应的托架或托板,钢化玻璃台面固定在托架或托板的顶面上;托架或托板的至少一个外侧端面设有竖向延伸的包边板,包边板顶面与钢化玻璃台面外表面齐平,托架或托板顶面以上的包边板的内侧面与对应的钢化玻璃台面的外侧面通过玻璃胶层粘结,包边板与钢化玻璃台面相对面之间于所述玻璃胶层上方的间隙内填充有被磨平成与钢化玻璃台面顶面、包边板顶面齐平的抹缝固化胶层。
所述托架或托板的顶面通过玻璃胶层粘结钢化玻璃台面的内表面。
所述钢化玻璃台面与包边板结合的外侧面的顶端边沿上设有倒角,该倒角所在的边沿与人造石包边板的对应面之间所形成缝隙中填充有抹缝固化胶层,抹缝固化胶层的顶面被磨平成与钢化玻璃台面顶面、包边板顶面齐平。
所述柜体顶部固设的为托架,托架为人造石托架,人造石托架是由多个人造石条或人造石板相互粘接构成或为一体成型结构构成;所述包边板为人造石包边板,人造石包边板内侧面通过石料胶层与对应的人造石托架侧面粘结或者与人造石托架一体成型;所述的抹缝固化胶层为石料胶。
所述柜体上设有带有欧式立柱的人造石柜板架及其上的钢化玻璃柜板,钢化玻璃柜板的内表面通过玻璃胶层粘接在所述人造石柜板架上,所述钢化玻璃柜板与欧式立柱间存在接缝,该接缝处填充有被磨平成与钢化玻璃柜板表面齐平的石料胶。
本实用新型钢化玻璃台面通过粘接方式与托架固连,钢化玻璃台面的侧面粘接有包边板,包边板侧面下部与托架粘接固连,上部与钢化玻璃粘接固连,由于包边板可选择易于和托架粘接的材料,从而使包边板粘接接牢靠不易脱落,而且包边板将钢化玻璃侧面包在其中,包边板可缓冲外力的冲击,从而对钢化玻璃侧面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包边板可选用硬度低于钢化玻璃的材料,减少人体特别是儿童头部受伤的可能。在包边板与钢化玻璃之间的顶部接缝处填充抹缝固化胶层,待固化后可打磨成与包边板、钢化玻璃齐平,从而使钢化玻璃台面的外表面与包边板无缝连接而不会积水,清洁方便,既增强了无缝效果又提高了橱柜台面的平整度,另外,玻璃胶凝结后为柔性体,上层的抹缝固化胶层可将包边板与钢化玻璃之间粘结的玻璃胶封埋在下层,避免柔性玻璃胶被挤出时影响橱柜台面的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钢化玻璃台面与人造石托架结合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是钢化玻璃台面与人造石托架结合的另一示意图;
图5是钢化玻璃柜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永林,未经马永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92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注监查系统
 - 下一篇:氮化硼类纤维纸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