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电绝对编码器信号采集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9131.6 | 申请日: | 2009-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737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30 |
发明(设计)人: | 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华宇电子测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5/347 | 分类号: | G01D5/3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6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 绝对 编码器 信号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角度位移测量中使用的信号采集装置,特别是一种光电绝对编码器信号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自动化测控方面,使用一种轴角数码传感测量装置编码器,编码器有多种传感方式,光电传感方式是其中的一种,利用光电传感方式生产的编码器称为光电编码器。光电编码器包括有编码盘、光电发射管和光电接收管,光电发射管和光电接收管垂直并对应安装在编码盘的二面,所述的编码盘为一不透光的薄片圆盘,在薄片圆盘上有多圈断续的同心圆槽,同心圆槽为一定规律排列的通透槽,发射管发出红外光线,经过通透槽后,光电管接收信号,从而显示出所测量的数值。发射管透过码盘的光线以平行光线为最好。在发光路较短时,光的衍射作用,通过金属薄片制作的绝对编码器码盘时,接收到的信号分辨率较低;在拉长光路后能实现光线的近似平行,但编码器的长度会增加,体积增大,使测量装置的体积增大,不利于安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金属薄片做绝对编码器码盘,使接收到的信号分辨率高,测量装置体积小的光电绝对编码器信号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信号采集装置包括有编码盘、发射管、静光栅、接收管和全反射棱镜,发射管位于全反射棱镜的入射端,接收管位于全反射棱镜的折射端,在全反射棱镜折射端与接收管之间有编码盘和静光栅。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发射管位于全反射棱镜的入射端,接收管位于全反射棱镜的折射端,发射管与接收管呈90度安装,在保证光路长度的前提下,因此大大缩小了测量装置的体积,由于全反射棱镜把发射管发出的光进行了全反射,有效地利用了水平距离,发射管与接收管仍相当于一一对应,光路在垂直于码盘平面的直线方向上,缩短了15毫米的距离,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优点:该采集装置结构简单,从根本上解决了光电发射管和光电接收管垂直并对应安装距离长的问题,在使用金属码盘的绝对编码器上,缩小了体积,提高了测量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中,该信号采集装置包括有编码盘1、发射管2、静光栅4、接收管5和全反射棱镜3,发射管2位于全反射棱镜3的入射端,接收管5位于全反射棱镜3的折射端,在全反射棱镜折射端与接收管之间有编码盘1和静光栅4。
实施例2:图2中,该信号采集装置包括有发射管2、全反射棱镜3、编码盘1、静光栅4、接收管,发射管和全反射棱镜连接在发射管基片上,静光栅和接收管连接在接收管基片上,码盘为旋转运动部件。在发射管基片6和接收管基片7之间还连接有接插件8,发射管位于全反射棱镜的入射端,接收管位于全反射棱镜的折射端,在全反射棱镜折射端与接收管之间有码盘1和静光栅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华宇电子测控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华宇电子测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91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气瓶阀
- 下一篇:齿轮泵双联高压安全阀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