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圆柱形接头圆弧形凸棱钻杆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89093.4 | 申请日: | 2009-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1133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田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建伟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67000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形 接头 圆弧 形凸棱 钻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钻杆,尤其是涉及一种圆柱形接头圆弧形凸棱钻杆。
背景技术
在高瓦斯突出的煤矿开采过程中,首先要进行瓦斯抽放,而瓦斯抽放的难点在于瓦斯抽放钻孔。但是,目前普遍使用的钻杆有以下几种:
圆形钻杆,虽然制造和使用比较方便,但由于在钻进过程中钻杆不能拨动钻渣将渣排出孔外,即便是送风送水也不能将钻渣有效排出;尤其是遇到软煤层、高瓦斯地质条件,就会出现夹钻杆、顶钻杆现象。致使钻杆弯曲、断裂、钻杆被卡死拔不出来,从而存在打不进、打不深、打不直的现象,同时,需要大功率电机驱动。能耗高,严重影响煤矿开采效率,存在安全隐患。
螺旋形钻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钻进能力和排渣能力,但因排渣不畅,仍然存在上述问题,加之受其形状影响而材质要求高、加工复杂、对接和拆卸钻杆难度较大,依旧影响生产效率。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圆弧形凸棱瓦斯抽放钻杆,其专利号为:200720306879.8,虽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既可有效地克服了因夹钻、顶钻而导致钻杆扭曲、断裂和打不深、打不直的问题,又可提高作业效率,易与钻机配套,大大增加采煤进度,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同时,不需要大功率的电机驱动,成本低,效果好:作业效率高。但是,对于小旋转直径的钻杆,不能有效地解决连接丝扣与钻进扭矩力之间的矛盾,也即钻杆的旋转直径越小,带有通风孔的连接丝杆和螺母的壁就越薄,不能满足钻进所需要的扭矩力,进而损坏钻杆。同时,在非卡瓦型回转卡持器上应用时,容易出现卡持不牢固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各种不同卡持器的钻机使用、出渣顺畅,容易被钻机回卡持转器卡持的圆柱形接头圆弧形凸棱钻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柱形接头圆弧形凸棱钻杆,钻杆体内设有送风孔,钻杆体的两端设有梯形丝杆及与梯形丝杆相应的梯形螺母,钻杆体的横截面为每个角为圆弧形的正多边形,每个钻杆体上的圆弧面位于以钻杆体的中心轴线为轴心的同一个圆周面上。所述的钻杆体的两端设有与钻杆体连为一体的圆柱形连接头,在钻杆体与圆柱形连接头的连接部位钻杆体的外端平面向圆柱形连接头的外圆渐变成过渡带。钻杆体的旋转直径与圆柱形连接头的旋转直径相同,并小于钻头的最大旋转直径。圆柱形连接头内设有与钻杆体送风孔连通的送风孔。
上述圆柱形接头圆弧形凸棱钻杆,所述的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6个。作为最佳实施例,所述的正多边形的边数为3个,也即3个圆弧形凸棱,以保证具有最大的出渣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钻杆体两端设置圆柱形连接头,不仅可以增加连接头端部的连接丝杆及螺母的壁厚,增强钻杆的旋转扭矩,使钻杆之间连接牢固;而且可以适用于卡瓦型卡持器,也可以适用于凸块型卡持器,增加卡持的稳定性能。采用在钻杆体与圆柱形连接头的连接处钻杆体的每个边向圆柱形连接头的外圆渐变成过渡带,可以减少钻渣外排阻力。采用钻杆体的旋转直径与圆柱形连接头的旋转直径相同,并小于钻头的最大旋转直径,使钻杆体与钻孔壁之间形成出渣间隙,利于钻渣在风力作用下顺畅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中标记:1-梯形丝杆 2-过渡带 3-钻杆体 4-圆柱形连接头 5-钻头6-送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圆柱形接头圆弧形凸棱钻杆,钻杆体3内设有送风孔,钻杆体的两端设有梯形丝杆1及与梯形丝杆相应的梯形螺母,钻杆体的横截面为每个角为圆弧形的正多边形,每个钻杆体上的圆弧面位于以钻杆体的中心轴线为轴心的同一个圆周面上。所述的钻杆体3的两端设有与钻杆体连为一体的圆柱形连接头4,在钻杆体与圆柱形连接头的连接部位钻杆体的外端平面向圆柱形连接头的外圆渐变成过渡带2。钻杆体的旋转直径与圆柱形连接头的旋转直径相同,并小于钻头5的最大旋转直径。圆柱形连接头内设有与钻杆体送风孔连通的送风孔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建伟,未经田建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90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触摸屏的输入方法和密码保护方法
- 下一篇:一种跟踪转动装置及拍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