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振防漏可燃气体安全阀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89084.5 | 申请日: | 2009-03-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634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16 |
| 发明(设计)人: | 段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运涛 |
| 主分类号: | F16K17/24 | 分类号: | F16K17/24 |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徐皂兰 |
| 地址: | 467012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漏 可燃 气体 安全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阀,尤其涉及一种安装在可燃气体输送管上防止可燃气体爆炸、泄露的防振防漏可燃气体安全阀。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作为燃料的燃气以其快速、方便、清洁、卫生的优势而进入城乡居民家中;而由于燃气易燃、易爆的特点,因连接管老化或天灾人祸产生漏气造成的中毒、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导致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因此,保证燃气的安全使用是民生的一个重要问题。本申请人几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开发燃气安全开关,并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请了多个专利,其中专利号为2004200747331、名称为“振摆式防震防漏可燃气体安全开关”属此类产品,该产品的基本结构是在一具进、出气口的阀体内腔设有一可阻断气路弹珠阀,弹珠阀被支撑在一弹簧上,与弹珠阀相对的另一侧壳体上装有按钮回位开关装置。该开关在使用中一旦发生气体泄漏、或受到振动和撞击,弹珠阀两侧所受的气压失去平衡并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摆动与气腔接触造成气路瞬间拥堵,弹珠阀在气压的作用下堵死气路达到关闭气路避免事故的发生。本发明人在不断的实验过程中发现:该开关虽然能够起到防振、防漏的作用,但是在结构上还存在有以下不足:1、按钮回位开关装置设置造成该开关结构复杂,且按钮回位开关装置的按钮推杆下端的密封圈在上下移动时与腔体不断摩擦而损坏。2、因弹珠阀是一圆柱形,弹珠阀所处的腔体出气凹槽断面是一梯形,使得弹珠阀与腔体出气凹槽顶距离太近,弹珠阀在封堵凹槽顶端的进气口时行程短,气压低,阻断气路的效果不太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振摆式防震防漏可燃气体安全开关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生产成本低、安全效果好的防振防漏可燃气体安全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一种防振防漏可燃气体安全阀,它是在一由进气口、出气口、阀体腔组成的气体通路的阀体腔内设有一可阻断气体通路的弹珠阀,弹珠阀被支撑在阀体腔下端安装的调压装置的弹簧上,弹珠阀位于阀体腔上顶部的出气凹槽内,阀体上部完全封闭,出气凹槽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圆柱体,下部为圆锥体。
圆柱体高度+圆锥体高度≤1.0cm。
所述的弹珠阀顶上连接一限位杆,限位杆位于阀体上部的限位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
1、结构简单,本实用新型阀体上端完全封闭,去掉原来的按钮回位开关装置,大大简化结构,降低了加工生产成本,减少了使用过程中更换零部件的麻烦,进一步确保燃气安全使用。
2、加大了弹珠阀在阻断气路时的行程,使弹珠阀与腔体出气口之间密封效果更好,阻断气路更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可以看出:本防振防漏可燃气体安全阀在阀体2上端是采用完全封闭式,下端装有调压装置,阀体右侧设进气口、左侧设出气口1,进气口、阀体腔和出气口组成气体通路,在阀体腔内设有一可阻断气体通路的弹珠阀4,弹珠阀4被支撑在调压装置的弹簧5上,弹珠阀是一圆柱体,弹珠阀位于阀体腔上顶部的出气凹槽3内,出气凹槽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圆柱体形,下部为圆锥体形。圆柱体高度+圆锥体高度≤1.0cm。
由图1还可以看出:所述的弹珠阀顶上连接一限位杆,限位杆位于阀体上部的限位孔内。
本防振防漏可燃气体安全阀在使用前,将其进气口与气源阀门连接,出气口与燃气灶炉连接,打开气源阀门使燃气经过阀体腔和出气口到燃气灶炉,点火燃烧,再调整阀体下端的调压装置使弹珠阀与阀体腔凹槽间的间隙到最佳位置,再可进入用户时无须调整,用户使用时,如遇连接管漏气、脱落,则弹珠阀两侧的气流压力和流量平衡打破,弹珠阀就会晃动并与阀体腔壁接触,阀体腔内瞬间积聚大量气体,在弹珠阀强大的气流推动下封死气路,避免气体一直泄露而造成爆炸的事故。如遇到地震或强烈的撞击,本安全阀同样会立即阻断气路,防止事故的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运涛,未经段运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9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移虫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硅单晶生长的坩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