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涡流测功机涡流环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88699.6 | 申请日: | 2009-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736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0 |
| 发明(设计)人: | 孙丽;任春艳;赵小平;李小亮;程军;薛朋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凯迈(洛阳)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L3/24 | 分类号: | G01L3/24;G01M15/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 浩 |
| 地址: | 471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流 测功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涡流测功机涡流环,属于旋转机械的测试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涡流环主要用于测功机的加载,进行旋转机械动力性能的检测和科研工作,加载后的电涡流测功机广泛的应用于发动机的性能试验、耐久试验和出厂试验。电涡流测功机涡流环的冷却部分通常分为直接冷却和间接冷却两种方式,目前,现有的涡流环上通常采用的是间接冷却方式。图1所示为采用间接冷却方式涡流环的结构示意图,涡流环由两个涡流环组件相对扣接而成,在涡流环组件之间夹设有励磁线圈3,试验过程中,转动机械的转子在励磁线圈3中转动产生涡流损耗,产生大量的热量;涡流环组件分为涡流外环5和涡流内环4,涡流外环5和涡流内环4相对的环端面上设有若干条的环形水槽2,在涡流外环5的外侧环端面上分别设有与环形水槽2相连通的进水口6和出水口7。冷却水从进水口6进入环形水槽2,再由出水口7流出,对涡流环进行冷却,在涡流外环5和涡流内环4之间环形水槽2径向的两侧分别设有O形密封圈1,用于密封环形水槽2中的冷却水,防止冷却水的泄漏。但是,在电涡流测功机运行过程中,由于涡流环内端面温度比较高,内环受热膨胀,减小了O型圈的压缩量,而且在高温下O形密封圈1容易老化,经常发生涡流环漏水现象,进而导致励磁线圈3等关键部件的损坏,设备无法正常工作;同时,涡流环腔体内的积水导致其表面锈蚀和结垢,影响涡流环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密封性能的电涡流测功机涡流环,以防止涡流环中冷却水的泄漏。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涡流测功机涡流环,包括涡流环组件,该涡流环组件包括相对扣接的涡流外环和涡流内环,该涡流内环的环端面上开设有一条水槽或两条以上循环连通的水槽,所述涡流内环的环端面上焊接有至少一个密封于水槽的槽口处的挡环。
所述水槽和挡环设于涡流内环的与涡流外环扣接处的环端面上,所述挡环上分别设有与所述水槽连通的进、出水口,该出水口设在靠近涡流内环外周面一侧。
所述挡环朝向水槽的环端面上开设有用于水槽循环连通的连通槽。
所述水槽的槽壁上开设有连通水槽的水道。
所述挡环进、出水口的开口处分别设有进、出水管接头,该进、出水管接头的另一端分别插穿所述涡流外环的环体。
所述的进、出水管接头与所述挡环之间为焊接连接。
所述的挡环为至少两个,相邻挡环之间为焊接连接。
所述的挡环为至少两个,并由内向外分布,涡流内环上于相邻挡环之间固连有环形筋板,所述环形筋板与对应挡环焊接连接。
所述的环形筋板上设有连通其两侧水槽的水通道。
所述水通道为设在环形筋板顶端端面上的凹口,凹口的口部被焊接的封闭件封闭。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焊接挡环的密封方式,使得涡流环的密封性大大提高,有效的防止了涡流环内冷却水的泄漏,防止涡流环内部的励磁线圈受泄漏冷却水的侵袭而导致损坏,避免了涡流环腔体内积水对其表面锈蚀和结垢,大大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出水口靠近涡流内环外周面一侧设置,使得电涡流测功机上的涡流环的出水口位于水槽的最高处,有利于排出冷却水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气泡,避免了由于大量气泡堆积所造成的涡流环局部温度过高的问题,大大提高了涡流环的冷却效率;本实用新型还采用了在进、出水口焊接有进、出水管接头,方便进、出水管与涡流环的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水槽使用了循环连通的结构,保证了冷却水在涡流环中的停留时间,使得冷却水与涡流环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大大提高了冷却效率,节省了能源,降低了使用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电涡流测功机涡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涡流测功机涡流内环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涡流测功机涡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D处的放大图;
图5为图3中涡流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A-A展开图;
图7为图6中涡流内环(未安装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内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B-B截面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外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C-C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凯迈(洛阳)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凯迈(洛阳)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86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