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钢铸轧机用侧封辊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87788.9 | 申请日: | 2009-08-0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49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曾春;张凤泉;张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27/00 | 分类号: | B21B27/00;B21B28/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 地址: | 43008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带钢 轧机 用侧封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带钢铸轧系统中的带钢铸轧机,具体地指一种带钢铸轧机用侧封辊。
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在双辊薄带铸轧过程中,侧封不良会使铸带边缘产生毛刺、漏钢、冷块和缺损。传统的双辊薄带铸轧的侧封装置由侧封板、固定支架、顶紧装置等几部分组成。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表明,传统侧封装置中侧封板通过顶紧装置连接于铸轧辊侧面的结构,使得侧封板与铸轧辊面间的密封效果较差,并且,侧封板易磨损从而引起钢水泄露;另外,传统侧封装置不具备冷却效果,导致熔池内的高温钢水冷却不均,直接影响铸带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带有冷却效果,且能加强侧封板与铸轧辊面间密封效果的带钢铸轧机用侧封辊。
为实现此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带钢铸轧机用侧封辊,包括辊芯和辊套,所述辊芯与辊套相对应的圆周面上开设有循环水冷槽,所述辊芯的中央台阶轴端面上设置有循环水冷槽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开设在辊芯内部的径向进水管与循环水冷槽相连,所述出水口通过开设在辊芯内部的径向出水管与循环水冷槽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循环水冷槽均匀布置在辊芯与辊套相对应的圆周面上。
更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设置有一个,位于中央台阶轴的端面中心;所述出水口设置有两个,位于进水口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计圆周面带冷水槽的侧封辊使得熔池内钢水被均匀冷却,可有效改善铸带的表面质量。并且在使用中通过设置与侧封辊相配合的顶紧装置,使得侧封辊对侧封板有一侧向压力,并对铸轧辊产生压紧摩擦力,从而使得侧封辊与铸轧辊具有相同转速,进而使熔池具有较好的密封效果,有效改善了漏钢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带钢铸轧机用侧封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去除辊套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纵向剖视图;
图4为图2的横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中所示的带钢铸轧机用侧封辊,包括由过盈配合连接为一体的辊芯1和辊套2,所述辊芯1与辊套2相对应的圆周面上均匀开设有循环水冷槽3,所述辊芯1的中央台阶轴6端面上设置有循环水冷槽3的进水口4和出水口5,所述进水口4设置有一个,位于中央台阶轴6的端面中心;所述出水口5设置有两个,位于进水口4的两侧.所述进水口4通过开设在辊芯1内部的径向进水管7与循环水冷槽3相连,所述出水口5通过开设在辊芯1内部的径向出水管8与循环水冷槽3相连.
上述技术方案中循环水冷槽3的槽宽设计为13mm、槽深设计为15mm。确保加冷却水后的侧封辊工作面的冷却强度与铸轧辊和侧封板的冷却强度相匹配。使得熔池内的钢水被均匀冷却,有效的改善了铸带表面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辊芯1和辊套2全部采用青铜材料,以利于耐磨和快速传热。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侧封辊通过中央台阶轴底座9设置在轴承座上,并在中央台阶轴6上套接一个方便进水和排水的集水罩。装配在轴承座上的侧封辊,其工作面与铸轧辊侧面和侧封板侧面相接触,起到了冷却钢水和压紧侧封板进而加强密封效果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77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真玩具的眼睛结构
- 下一篇:铸造模具的旋转式吹除落砂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