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耐用回风取暖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85429.X | 申请日: | 2009-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768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昌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昌金 |
| 主分类号: | F24B1/18 | 分类号: | F24B1/18;F24B1/189;F24B1/197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成 钢 |
| 地址: | 443400湖北省宜昌市五峰***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耐用 回风 暖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民用炉具,特别是一种耐用回风取暖炉。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回风炉,烟道设计不尽合理,不是不好发火,就是燃料燃烧的时候热量在炉体上分配不均匀,炉体靠近烟道的部分烧的很热而另一侧则温度很低,桌面很烫而底座温度不够,影响取暖;另外就是使用燃料限制很大,煤的燃烧不充分,仅在炉膛中间燃烧,而靠近炉膛的一圈都没有烧透;现有的炉膛与炉桥之间不太通畅,燃烧后的高温灰烬都堆积在炉桥上,导致炉膛容易因高温变形,也阻碍了炉膛的进气通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耐用回风取暖炉,具有优化设计的风道,可以让炉体均匀受热,延长炉膛使用时间,可以使各种燃料都充分的燃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用回风取暖炉,包括炉体,发火烟道和回火烟道安装在炉体一侧,发火烟道与烟囱连接,进料口安装在炉体另一侧,炉体下方安装有底座,灰斗安装在底座内,炉膛活动安装在炉体内,炉膛与炉体之间的中部靠近回火烟道处设有半环形挡烟板,炉体下部设有风门,炉桥安装在炉膛下部四分之三处,与进料口下沿相距0-5厘米。
发火烟道内安装有发火开关。
发火烟道的下方设有有除灰门。
炉体与底座之间安装有旋转灰门。
炉体上方设有锥形底座。
进料口一端与炉膛连通,一端设有进料门。
内膛活动安装在炉膛内。
烟囱外安装有防烫网。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用回风取暖炉,设计了优化的烟道,通过在炉膛与炉体之间设置半环形挡烟板,回风高温烟气绕过半环形挡烟板才能进入回风烟道,使炉子能够充分受热,将炉膛延长,炉桥安装在炉膛的中下部,炉桥通径较大,燃烧后的高温灰烬落入到旋转灰门上,避免了高温灰烬的堆积使炉膛变形,也加热了底座,便于取暖。设置了防火材料制成的内膛,这样可以保持煤在燃烧时的外围温度,使煤可以得到充分燃烧。发火烟道内安装的发火开关,采用重力式闭合方式,在发火开关的手柄的重力作用下锁闭,开启方便可靠,进料门取消了原来的旋转锁扣方法,采用了重力锁闭方式,进料口的下沿较长,关闭时进料门就落在伸长的边沿上,进料门在重力作用下不会打开。发火烟道下方设有除灰门,除灰门对着烟囱的闻之,方便清除烟道的集灰,避免烟囱被堵塞。烟囱外的防烫网可以避免使用中被烫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耐用回风取暖炉,对燃料宽容度高,不挑剔燃料的种类以及含水量,燃料热量利用充分,烧水非常快捷,可以让各种燃料都得到充分燃烧,简化了使用方法,使用起来非常方便,整体采用铸造方式,非常坚固耐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发火时的空气通道;
图4是本实用新型正常燃烧时的空气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中,一种耐用回风取暖炉,包括炉体5,发火烟道2和回火烟道10安装在炉体5一侧,发火烟道2与烟囱1连接,进料口8安装在炉体5另一侧,炉体5下方安装有底座13,灰斗14安装在底座13内,其特征在于:炉膛4活动安装在炉体5内,炉膛4与炉体5之间的中部靠近回火烟道10处设有半环形挡烟板11,炉体5下部设有风门12,炉桥17安装在炉膛4下部四分之三处,与进料口8下沿相距0-5厘米。发火烟道2内安装有发火开关3。炉膛4活动安装在炉体5内,可以方便更换。整体烟道设计非常顺畅,不存在瓶颈,有利于燃料的充分燃烧。
发火烟道2的下方设有有除灰门7。除灰门7处于烟囱1的下方,可以方便的清除烟囱1内的积灰。
炉体5与底座13之间安装有旋转灰门15。必要时,打开旋转灰门15也可以作为进气的通道。
炉体5上方设有锥形底座6。锥形底座6可以和炊具底部更好的密封,避免烟气进入室内。
进料口8一端与炉膛4连通,一端设有进料门9。进料门9取消了原来的旋转锁扣方式,采用了重力锁闭方式,进料口8的下沿较长,关闭时进料门9就落在伸长的边沿上,在重力作用下进料门9就不会打开。
如图4中,内膛16活动安装在炉膛4内。内膛16可以保持煤燃烧时的外围温度,使煤可以充分燃烧。
烟囱1外安装有防烫网18。避免使用中被烫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昌金,未经刘昌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54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特高压复合绝缘子用均压环
- 下一篇:全自动家用二次水冲厕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