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下探测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84686.1 | 申请日: | 2009-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858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黄鹤电线电缆一厂 |
主分类号: | H01B7/14 | 分类号: | H01B7/1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樊 戎 |
地址: | 430023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下 探测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电气仪表连接的软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水下探测电缆由于其自身重量轻,在水流作用下易偏移,因此,通常是采用捆绑铅坨的方式进行水下定位,存在水下探测深度浅、稳定性差、敷设不方便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敷设方便的水下探测电缆。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至少三根由圆铜软导体和绝缘层构成的线芯及包覆在线芯外的护套层,其特征在于所说护套层内还有由包裹层包覆的金属软管。
上述护套层与包裹层之间设有软隔板。
所说线芯位于软隔板中。
所说护套层、包裹层和软隔板均由聚氯乙烯弹性体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向金属软管和/或由护套层、软隔板和包裹层围成的空腔内添加水银的方式进行水下定位,探测深度可达100米以上,并且稳定性好,回收电缆时仅需将水银排出即可,敷设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1--圆铜软导体、2--绝缘层、3--护套层、4--包裹层、5--金属软管、6--软隔板、7--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圆铜软导体1由多根韧炼细铜丝束绞而成,其上挤制由聚乙烯材料制成的绝缘层2构成线芯,线芯共三根并按截面呈120°夹角均匀分布,由包裹层4包覆的金属软管5位于三根线芯之间,三根线芯外包覆有护套层3,护套层3与包裹层4之间设有三片软隔板6,三根线芯分别被包覆在三片软隔板6中,其中,护套层3、包裹层4和软隔板6均由聚氯乙烯弹性体材料制成即成为本实用新型。
在进行水中定位时,通过向金属软管5和/或由护套层3、软隔板6和包裹4层围成的空腔7内添加水银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黄鹤电线电缆一厂,未经武汉市黄鹤电线电缆一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4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调频收音播放作为手机提醒方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勾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