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燃机车柴油机支承座专用吊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4663.0 | 申请日: | 2009-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6268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任立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襄樊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2 | 分类号: | B66C1/12 |
代理公司: | 襄樊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 | 樊灵芬 |
地址: | 441105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车 柴油机 支承 专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燃机车柴油机支承座的专用吊具。
背景技术
内燃机车体从解体车间进入机车车间,上检修台位后,先由气焊工从车体上将柴油机支承座割下来,再由机车组装班负责从车上吊下来,用大锤敲下钢圈、钢锥、取出里面的调整垫片、打磨、过丝、柴油机座准备;一副柴油机座加上钢锥、钢圈、和里面的垫片,大约有四、五十公斤重,一台机车有四副,加上柴油机座割掉后背部的割碴与毛刺,和外形不太规则,不易从车体上搬下来;已知的将机车柴油机支承座吊起的做法是:先把三根通风机尼龙绳连在一起,在车体内摆好,然后把柴油机座搬到绳子上,柴油机座在从车体上割下时背部有许多割碴与毛刺,放时要小心,不能移动绳子,否则柴油机座会被吊歪,容易产生滑落,把四个柴油机座用绳子捆好后,从机车检修台位吊到柴油机检修工作场地进行检修,之间还有近百米的距离,不时有人走动,一旦滑落下来,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柴油机座吊到工作场地后,由于自重和背部的割碴与毛刺,绳子无法抽出,只好解开绳子把柴油机座一个个从绳子上搬下来,每副柴油机座车上车下要搬4次,4副柴油机座车上车下至少要搬16次,年轻力壮的员工干此活也累得精疲力竭,并费时不少,因此,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出的一种减轻员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内燃机车柴油机支承座专用吊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内燃机车柴油机支承座专用吊具是在截面是正六边形柱体的一端上带有内螺纹,另一端上设有的倒“T”形圆孔中固定有倒“T”形圆柱体,沿圆柱体径向留有圆孔。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倒“T”形圆柱体与正六边形柱体上的圆孔之间留有间隙。
本实用新型只需要四个柴油机支承座上自带的螺杆旋入四个吊具柱体的内螺纹上,用板手拧紧,用行车从内燃机机车上一齐吊下来,即使女工也只需5分钟就可轻松地完成该次工作,因此,大大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柴油机支承座专用吊具包括一个截面是正六边形的柱体4,在正六边形柱体4的一端上带有内螺纹5,该内螺纹为M27×2,与柴油机支承座上的两个螺杆上的螺纹相匹配,在正六边形柱体4的另一端上设有倒“T”形的圆孔,圆孔中固定有一倒“T”形的圆柱体3,圆柱体3与正六边形柱体4上的倒“T”形圆孔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可使圆柱体3在正六边形柱体4内自由转动,圆柱体3伸出正六边形柱体4的一端上留有一径向圆孔2。
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因为每个柴油机支承座上有两个螺杆,上面的螺纹为M27×2,把柴油机四个支承座移到一起,把柴油机支承座专用吊具上的内螺纹M27×2的圆柱体拧到柴油机支承座的螺杆上,各装一个,用41的板手拧紧,钢丝绳1穿过专用吊具圆柱体3上的圆孔2固定,用行车从机车上一齐吊下来,因为圆柱体3可在正六边形柱体4内自由转动,因此可保证钢丝绳1与柴油机支承座在一条直线上,保证了柴油机支承座平稳的起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襄樊机车有限公司,未经南车襄樊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46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用合成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河泥生物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