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净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84640.X | 申请日: | 2009-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8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赵义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江扬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52;C02F1/2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马辉 |
地址: | 43022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净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净化装置,具体地说是水处理系统中前置处理所用的一种多功能净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水处理系统中前置处理所用净化处理设备大多将混合、反应、吸附过滤等过程设计成几个不同的独立处理单元,这种结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①这种独立处理单元占地面积大,管理维护复杂。
②混合反应结构其混合效果不理想,反应效率低,絮体成长慢。
③过滤处理采用常规滤料,密度大、孔隙率低,截污能力差。因此发明一种集混合、反应、吸附过滤等功能于一体的整体水净化装置非常有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净水装置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多功净水器,它集混合絮凝反应、浅池分离、吸附过滤三过程于一体,具有截污能力强、操作简单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壳体19,壳体19内装有进水喷射装置1、混合装置2、锥形絮凝反应装置3和柱形絮凝沉淀装置4,其特征是:混合装置2安装在进水喷射装置1的上部,锥形絮凝反应装置3安装在混合装置2的上部,这三件构成一个整体后安装在柱形絮凝沉淀装置4的轴中心线上,柱形絮凝沉淀装置4与壳体19中部位置的浅池分离装置17相通,浅池分离装置17上部与出水管13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好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浅池分离装置17由多件波纹板组合形成的一组环形波纹板组结构并倾斜安装在壳体中部的支承18上,浅池分离装置17底部连接有排泥管20,排泥管20安装在壳体的底部;所述的浅池分离装置17的上部装有过滤分离装置,过滤分离装置底部通过排污管组支承5固定有排污管组6,排污管组6上部装有孔板16,孔板16装有吸附过滤球7,过滤分离装置中部通过冲洗管支承8固定有冲洗管9,过滤分离装置顶部装有滤板10,滤板10上装有滤水帽11,封头内通过出水管组支承12固定有出水管13,封头顶部装有排气管14和15。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多功净水器,它集混合絮凝反应、浅池分离、吸附过滤三过程于一体,它具有混合、反应效率高,截污能力强,操作简单,维护费用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9,壳体19内装有进水喷射装置1、混合装置2、锥形絮凝反应装置3和柱形絮凝沉淀装置4,其特征是:混合装置2安装在进水喷射装置1的上部,锥形絮凝反应装置3安装在混合装置2的上部,这三件构成一个整体后安装在柱形絮凝沉淀装置4的轴中心线上,由此构成一个完整的混合、絮凝装置,柱形絮凝沉淀装置4与壳体19中部位置的浅池分离装置17相通,浅池分离装置17上部与出水管13连接。
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施方式是:所述的浅池分离装置17由多件波纹板组合形成的一组环形波纹板组结构并倾斜安装在壳体中部的支承18上,浅池分离装置17底部连接有排泥管20,排泥管20安装在壳体的底部;当通过进水、混合、絮凝后的絮体,在壳体的下部尚未沉淀部分絮体会进入浅池进行再次分离沉淀,再次分离沉淀的絮体与初步沉后的絮体到达壳体的底部,通过排泥管组排出。所述的浅池分离装置17的上部装有过滤分离装置,过滤分离装置底部通过排污管组支承5固定有排污管组6,排污管组6上部装有孔板16,孔板16装有吸附过滤球7,过滤分离装置中部通过冲洗管支承8固定有冲洗管9,过滤分离装置顶部装有滤板10,滤板10上装有滤水帽11,封头内通过出水管组支承12固定有出水管13,封头顶部装有排气管14和15。
工作时,原水从进水喷射装置进入,通过喷射嘴喷射进入混合装置进行充分混合,在锥形絮凝反应装置进初步反应后进入柱形絮凝沉淀装置对污水中的悬浮物进行一次絮凝并沉淀分离,较大絮体沉淀后从排泥管排出,未能沉淀的絮体上浮进入浅池分离装置。完成进水、混合、絮凝、沉淀的初步净化过程。
通过进水、混合、絮凝后的絮体,在壳体的下部尚未沉淀部分絮体会进入浅池进行再次分离沉淀,再次分离沉淀的絮体与初步沉后的絮体到达壳体的底部,通过排泥管组排出,其上清液将进入吸附过滤装置作最后的净化处理。由于浅池不仅是由多件波纹板组成的一组环形波纹板组而且是按一定倾角组合安装在壳体中部,所形成的浅池与传统的分离方法相比具有分离负荷大、分离效率高的特征。
吸附过滤单元设计在壳体的上部。从浅池分离装置上部出来的净化水经吸附过滤球进一步净化后最终从出水管组排出。当吸附过滤球达到一定的纳污量后通冲洗管进行一定时间的冲洗,冲洗污水从排污管组排出。上述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在一个立式的容器内组合后实现,也可以在一个卧式的容器内组合后实现,达到多功能净水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江扬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江扬水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46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