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型自平衡组装式小汽车天桥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83354.1 | 申请日: | 2009-0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12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25 |
| 发明(设计)人: | 邱红胜;王旭;黎昌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D15/133 | 分类号: | E01D15/133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孟庆繁 |
| 地址: | 430070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轻型 平衡 组装 小汽车 天桥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过街天桥,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架设在交通繁忙路段或者交叉路口,尤其是施工路段,可供小汽车通行的过街天桥。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小汽车的数量急速增长,产生了大规模的交通拥堵,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其中特别是市政施工路段,施工占道导致道路拥挤不堪,交通事故率大幅度上升。经过统计,在拥堵的车辆中小汽车占60%-70%,所以快速安全地疏导小汽车驶出拥堵路段就是解决交通拥堵的关键所在。而现有人行天桥和立交桥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人行天桥的承载能力有限,仅能供人和非机动车通行,立交桥造价昂贵且施工复杂、占地面积多,而且不能拆卸和重复利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架设在交通繁忙路段或者交叉路口,尤其是施工路段,可供小汽车通行并可重复使用的轻型自平衡组装式小汽车天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立柱、节间、斜拉索、桥面组成。每个节间为框架结构,由前上弦主杆、前下弦主杆、后上弦主杆、后下弦主杆、左上平面直杆、右上平面直杆、上平面斜杆、左下平面直杆、右下平面直杆、下平面斜杆、前左竖杆、前右竖杆、前斜杆、后左竖杆、后右竖杆、后斜杆构成。左上平面直杆、右上平面直杆交叉固接在前上弦主杆、后上弦主杆上。两根下平面斜杆交叉固接在前下弦主杆、后下弦主杆上。左上平面直杆、右上平面直杆两端分别固接在上平面斜杆与前上弦主杆、后上弦主杆的连接处。左下平面直杆、右下平面直杆两端分别固接在下平面斜杆与前下弦主杆、后下弦主杆的连接处。两根前斜杆分别交叉固接在前上弦主杆和前下弦主杆上。两根后斜杆也分别交叉固接在后上弦主杆和后下弦主杆上。前左竖杆、前右竖杆两端分别固接在前上弦主杆、前下弦主杆上。后左竖杆、后右竖杆两端分别固接在后上弦主杆、后下弦主杆上。左上平面直杆、右上平面直杆、左下平面直杆、右下平面直杆、前左竖杆、前右竖杆、后左竖杆、后右竖杆上留有孔,用于节间之间高强螺栓连接。立柱在道路两端各有四根,上部为框架结构,前后、左右四面分别有两根斜杆交叉固接在立柱上。立柱锚定在路面上,并与节间铰接。斜拉索上端固接在立柱的顶端,下端分别固接在节间的前上弦主杆、后上弦主杆上。桥面用轻型钢板铺装。在天桥前一定距离处设置限高装置,限高2.5米,以保证仅让小汽车上天桥通行。
节间可以预先加工成型标准的钢结构复合构件,运至施工现场用高强螺栓连接拼装成整个小汽车天桥。由于小汽车天桥由标准构件组装而成,所以在施工结束后,可以快速地拆卸并运送到下一施工地点继续使用。其组装拆卸简单方便,不影响施工,造价低,是一种理想的解决施工路段交通拥堵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标准构件组装而成,其结构简单,自重轻,安全可靠,拆卸组装方便、快捷、造价低,不影响市政施工,可以解决施工路段交通拥堵,缓解交通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节间结构前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节间结构后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节间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节间结构仰视示意图。
图中:1.立柱,2.节间,3.桥面,4.斜拉索,5.前上弦主杆,6.前下弦主杆,7.前斜杆,8.左前竖杆,9.右前竖杆,10.后上弦主杆,11.后下弦主杆,12.后斜杆,13.左后竖杆,14.右后竖杆,15.左上平面直杆,16.右上平面直杆,17.上平面斜杆,18.左下平面直杆,19.下平面斜杆,20.右下平面直杆
具体实施方式
由立柱1、节间2、斜拉索4、桥面3组成。每个节间2为框架结构,由前上弦主杆5、前下弦主杆6、后上弦主杆10、后下弦主杆11、左上平面直杆15、右上平面直杆16、上平面斜杆17、左下平面直杆18、右下平面直杆20、下平面斜杆19、左前竖杆8、右前竖杆9、前斜杆7、左后竖杆13、右后竖杆14、后斜杆12构成。左上平面直杆15、右上平面直杆16交叉固接在前上弦主杆5、后上弦主杆10上。两根下平面斜杆19交叉固接在前下弦主杆6、后下弦主杆11上。左上平面直杆15、右上平面直杆16两端分别固接在上平面斜杆17与前上弦主杆5、后上弦主杆10的连接处。左下平面直杆18、右下平面直杆20两端分别固接在下平面斜杆19与前上弦主杆6、后下弦主杆11的连接处。两根前斜杆7分别交叉固接在前上弦主杆5和前上弦主杆6上。两根后斜杆12也分别交叉固接在后上弦主杆10和后下弦主杆11上。左前竖杆8、右前竖杆9两端分别固接在前上弦主杆5、前上弦主杆6上。左后竖杆13、右后竖杆14两端分别固接在后上弦主杆10、后下弦主杆11上。左上平面直杆15、右上平面直杆16、左下平面直杆18、右下平面直杆20、左前竖杆8、右前竖杆9、左后竖杆13、右后竖杆14上留有孔,用于节间2之间高强螺栓连接。立柱1在路两端各有四根,上部为框架结构,前后、左右四面分别有两根斜杆交叉固接在立柱1上。立柱1锚定在路面上,并与节间2铰接。斜拉索4上端固接在立柱1的顶端,下端分别固接在节间2的前上弦主杆5、后上弦主杆10上。桥面3用轻型钢板铺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33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金龙眼用即型凝胶
- 下一篇:用于降低血糖与血脂和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