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重力脱氨分离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82964.X | 申请日: | 2009-07-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87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唐绍明;唐霓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绍明;唐霓 |
| 主分类号: | C02F1/38 | 分类号: | C02F1/38;C02F1/20;C02F1/58;C02F101/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分离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超重力脱氨分离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日益膨胀和工农业的不断发展,水环境污染事故屡屡发生,对人、畜构成严重危害。许多湖泊和水库因氮、磷的排放造成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平衡。氨氮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满足公众对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家对氮制订了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标准,研究开发经济、高效的除氮处理技术已成为水污染控制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与此同时,先进的配套处理设备也成为提高处理工艺效果和降低处理成本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因此,在处理工艺改善的同时,处理设备的开发和进一步研究也成为必然趋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重力脱氨分离机,该机包括机座、机壳、上端盖,机壳内设有传动和转动机构、进水和布水机构、集水和出水机构、进气管、排气管;
传动机构包括双轴承箱以及由双轴承箱支承的主轴,主轴的一端与机壳内的开口离心筐和离心折流式转子之间固定环密封连接,主轴上、下端装开口离心筐,中端装离心折流式转子;
转动机构包括开口离心筐和离心折流式转子,离心折流式转子由静盘和动盘组成,静盘与壳体固定连接,动盘与主轴连接并随轴一起转动,在动、静盘上按一定间距同心安装了一定数量的折流圈,动盘上的折流圈与静盘留有一定距离,同样静盘上的折流圈与动盘也留有一定距离,从而形成了供气液流通的折流式通道,然后将两盘嵌套在一起;
进水及布水机构由进水管组成,进水管固定在机壳上,其一端位于机壳外,另一端位于机壳内并伸入开口离心筐内;
集水及出水机构包括静盘集液区与机壳下部的集液区,机壳的底部装有溢流出液管;
进气管及排气管包括蒸汽进气管、空气进气管和位于超重力脱氨分离机上端盖上的排气管。
开口离心筐表面开有通孔,同时蒸汽进气管与空气进气管设置在靠近机壳底部处,进水管位于离心筐内的部分上则设有喷水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折流床和填料床相结合,充分利用折流床的处理量大以及填料床气液传质效率高的优点,设备体积小,停留时间短,持液量小,抗堵能力强,操作维修方便,从而达到废水日处理量大且处理效果明显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说明。
参阅图1,一种超重力脱氨分离机,该机包括机座21、机壳1、上端盖3,机壳1内设有传动和转动机构、进水和布水机构、集水和出水机构、进气管、排气管;
传动机构包括双轴承箱18以及由双轴承箱支承的主轴9,主轴9的一端与机壳1内的开口离心筐7和离心折流式转子之间固定环密封连接,主轴上、下端装开口离心筐7,中端装离心折流式转子;
转动机构包括开口离心筐7和离心折流式转子,离心折流式转子由折流转子静盘10和折流转子动盘13组成,折流转子静盘10与机壳1固定连接,折流转子动盘13与主轴连接并随轴一起转动,在动、静盘上按一定间距同心安装了一定数量的折流圈,动盘13上的动折流圈15与静盘10留有一定距离,同样静盘10上的静折流圈12与动盘13也留有一定距离,从而形成了供气液流通的折流式通道,然后将两盘嵌套在一起形成折流床;
进水及布水机构由进水布水管4组成,进水布水管4固定在机壳1上,其一端位于机壳1外,另一端位于机壳1内并伸入开口离心筐7内;
集水及出水机构包括静盘集液区14与机壳1下部的集液区11,机壳1的底部装有溢流出液管20;
进气管及排气管包括蒸汽进气管17、空气进气管19和位于超重力脱氨分离机上端盖上的排气管2。
开口离心筐7表面开有通孔,同时蒸汽进气管17与空气进气管19设置在靠近机壳1底部处,进水布水管4位于开口离心筐7内的部分上则设有喷水孔。
工作时,连续相的气体由空气进气管19进入壳体,在压差的作用下,从转子外缘沿着静折流圈12与动折流圈15之间的间隙曲折地由外向中心逐圈流动,最后经位于折流床上的排气孔5离开折流床。而作为分散相的液体由进液口进入并被引流至动盘13中心,随后被一系列高速旋转的动折流圈反复甩向静折流圈,最后在壳体内收集后由出液口引出。液相在其间重复了多次分散到聚集的过程,此过程中,液体以极其细微的液滴甩离动圈,高速运动的液滴在静圈上被碰撞、剪切和飞溅,在旋转气体离心力的作用下形成了比表面积极大而又不断更新的气液界面,因此具有极高的传质速率。开口离心筐7内设有填料函,该填料函周边开有许多圆孔。气体由填料床的外圆周边进入高速旋转的填料床,自外由填料床外侧小孔向内作强制性的流动,向上流出。而液体由进水布水管4射出,喷入旋转体,在离心力作用下自内向外通过填料流出,使气液之间发生高效的逆流接触,在高速转动的环形旋转丝网填料中,利用强大的离心力,使气液膜变薄,传质阻力减小,增强其设备传质速率和处理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绍明;唐霓,未经唐绍明;唐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29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