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对中度簧片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82937.2 | 申请日: | 200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6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何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115 | 分类号: | H01R13/1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度 簧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电连接器的高对中度簧片。
背景技术
在通信、工业、航天等领域的设备中大量使用连接器,连接器的金属接触件起着传输信号的作用。在传统的插孔结构连接器中,簧片的对中度不容易控制,加工复杂且难度大,装配时容易插偏,多次插拔后容易松动变形造成接触不良。鉴于连接器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连接器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抗震性、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目前大量使用的插孔连接器簧片结构已无法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易于加工、连接可靠、高对中度等优点的连接器簧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对中度簧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成一体式结构的引脚部分、基体部分和口部簧片部分;所述口部簧片部分包括边缘折弯支撑部分、悬臂和接触部分;所述口部簧片部分的左右两边缘处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边缘折弯支撑部分,边缘折弯支撑部分为由折弯成型的U形结构,在边缘折弯支撑部分上设置有相互对称的悬臂;所述悬臂一端固定连接在口部簧片部分的主体上,另一端弹性悬空设置;所述悬臂悬空一端上对称设置有横截面呈V字形的接触部分。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对中度簧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悬臂的根部设计有可增加悬臂根部强度的倒圆角。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对中度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部分中间设置有用于增加接触可靠性的接触凸起。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对中度簧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部分和口部簧片部分的两侧边缘处对称设置有分别与塑料基座内的第三定位凹槽、第二定位凹槽、第一定位凹槽相互匹配定位的第一定位凸起、第二定位凸起、第三定位凸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对中度簧片与传统连接器簧片结构相比有以下优点:
1、簧片的边缘由冲压折弯形成,起支撑结构作用,增加了簧片的稳定性,防止簧片在装配时产生变形;
2、该边缘部分可卡在基座的凹槽内,形成配合定位簧片;
3、设计悬臂结构,能够保持行程弹性作用,且悬臂根部设计有倒圆角,以增加根部强度;
4、接触部分采用中央凸起的方法,以便能够与插针紧密、稳定地结合;
5、上下悬臂后方设计有的凸起,其作用是通过与基座中的凹槽配合来定位簧片在基座中的位置,簧片与基座的固定采用过盈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对中度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对中度簧片另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对中度簧片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对中度簧片的俯视图;
图5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高对中度簧片与塑料基座装配剖面图。
其中,1、基体部分,11、第一定位凸起;2、口部簧片部分,21、第二定位凸起;31、悬臂,311、倒圆角;41、接触部分,411、接触部分凸起;51、边缘折弯支撑部分;61、第三定位凸起;7、引脚部分;8、塑料基座;81、第三定位凹槽;82、第二定位凹槽;83、第一定位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所示,该高对中度簧片包括依次连接成一体式结构的引脚部分7、基体部分1和口部簧片部分2;所述口部簧片部分2包括边缘折弯支撑部分51、悬臂31和接触部分41;所述口部簧片部分2的左右两边缘处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边缘折弯支撑部分51,边缘折弯支撑部分51为由折弯成型的U形结构,在边缘折弯支撑部分51上设置有相互对称的悬臂31;所述悬臂31一端固定连接在口部簧片部分2的主体上,另一端弹性悬空设置;所述悬臂31悬空一端上对称设置有横截面呈V字形的接触部分41。
在所述悬臂31的根部设计有可增加悬臂31根部强度的倒圆角311。所述接触部分41中间设置有用于增加接触可靠性的接触凸起411。所述基体部分1和口部簧片部分2的两侧边缘处对称设置有分别与塑料基座8内的第三定位凹槽81、第二定位凹槽82、第一定位凹槽83相互匹配定位的第一定位凸起11、第二定位凸起21、第三定位凸起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华丰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29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端子
- 下一篇:一种荧光灯的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