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囊式环扎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2754.0 | 申请日: | 2009-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6746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峻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41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囊式环扎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囊式环扎器。
背景技术
医务人员在对病人进行静脉注射或静脉抽血时,为使血管凸显,常采用的方法是用橡皮筋打滑脱扣对静脉进行结扎,这样的操作十分麻烦,费时费力;同时,由于橡皮筋在捆绑的过程中对皮肤产生很大的摩擦力,对于儿童、老人等皮肤比较薄弱的患者而言,很容易造成皮肤的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操作省力、环扎效果好,同时在结扎静脉过程中不会对皮肤产生较大摩擦力的水囊式环扎器。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的方案是:水囊式环扎器由水囊环、储水筒、橡胶垫、活塞头、螺杆、螺纹通孔、套筒、手柄轴和柄套构成。其中,水囊环为圆环形的橡胶水囊,水囊环与圆筒形的储水筒的前端相通。圆盘形的橡胶垫与活塞头相互粘接并处于储水筒内,橡胶垫和活塞头与储水筒成动配合关系。套筒是轴心方向具有螺纹通孔的圆柱体,螺纹通孔的前端有一圆柱形的凹坑,储水筒的尾端处于所述套筒的凹坑中并与套筒以螺纹结合。螺杆的中部处于所述螺纹通孔中,螺杆的前端与活塞头连为一体,螺杆的尾端从套筒的尾端伸出后成°转折,转折处的末端与手柄轴为一个整体。橡胶材料的柄套套在手柄轴上并与手柄轴成动配合关系。使用时,先逆时针转动螺杆,使橡胶垫向后移动,水囊环中的水被吸入储水筒中,此时将患者需要结扎的部位伸入水囊环中,并顺时针方向旋转螺杆,水囊环内的水使水囊环膨胀,活塞头对储水筒内的水施加的压力传递到水囊环的内侧,将静脉血管结扎。
采用上述方案,能达到以下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将具有较大动力臂的手柄所施加的力通过液体传递到水囊环上,起到了省力、操作简单的效果。
2.由于水囊环在膨胀的过程中,对皮肤逐渐增加的压力是垂直于皮肤表面的,这就消除了传统结扎方式的捆绑过程中橡皮筋对皮肤的侧向摩擦力,更好地保护了皮肤,避免了皮肤受到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囊环 2.储水筒 3.橡胶垫 4.活塞头 5.螺杆 6.螺纹通孔 7.套筒 8.手柄轴 9.柄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水囊式环扎器由水囊环1、储水筒2、橡胶垫3、活塞头4、螺杆5、螺纹通孔6、套筒7、手柄轴8和柄套9构成。其中,水囊环1为圆环形的橡胶水囊,水囊环1与圆筒形的储水筒2的前端相通。圆盘形的橡胶垫3与活塞头4相互粘接并处于储水筒2内,橡胶垫3和活塞头4与储水筒2成动配合关系。套筒7是轴心方向具有螺纹通孔6的圆柱体,螺纹通孔6的前端有一圆柱形的凹坑,储水筒2的尾端处于所述套筒7的凹坑中并与套筒7以螺纹结合。螺杆5的中部处于所述螺纹通孔6中,螺杆5的前端与活塞头4连为一体,螺杆5的尾端从套筒7的尾端伸出后成90°转折,转折处的末端与手柄轴8为一个整体。橡胶材料的柄套9套在手柄轴8上并与手柄轴8成动配合关系。使用时,先逆时针转动螺杆5,使橡胶垫3向后移动,水囊环1中的水被吸入储水筒2中,此时将患者需要结扎的部位伸入水囊环1中,并顺时针方向旋转螺杆5,水囊环1内的水使水囊环1膨胀,活塞头4对储水筒2内的水施加的压力传递到水囊环1的内侧,将静脉血管结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峻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峻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27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更换的漏管和铧头
- 下一篇:一种方便组合的农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