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层竹帘编织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82593.5 | 申请日: | 2009-07-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83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 发明(设计)人: | 杨天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天文 |
| 主分类号: | B27J1/02 | 分类号: | B27J1/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 地址: | 620363 四川省洪雅县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竹帘 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机,特别涉及一种可同时编织多张竹帘的多层竹帘编织机。
背景技术
竹帘是用于生产的竹胶板的初级产品。传统的生产方法是依靠手工编织,其编织工艺流程繁琐,生产效率低上,对竹业生产形成了制约,不利于竹资源的开发利用,因此近年来竹帘编织机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专利号ZL200420016981.0、授权公告号CN2677118Y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中即公开了一种竹帘编织机,该机由送料装置、导向装置、推料装置、绞线装置和动力装置构成,该机采用机械编织替代了手工编织,减轻了劳动强度,与手工编织相比较工效可提交3至4倍,但一次只能进行一张竹帘的编织。而且编织前需要使用启篾机将篾条剖分成规定厚度篾片,因此其工效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层竹帘编织机,该机可同时进行多张竹帘编织,数倍提高编织工效,且有利于降低竹帘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竹帘编织机,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送料装置、导向装置、推料装置、绞线装置和动力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架上沿竖向间隔分层设置有至少二层编织单元,各层编织单元包括一组绞线装置和推料装置,各绞线装置和推料装置由动力装置驱动同步联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送料装置由至少一组摩擦轮和剖分刀片构成,各组摩擦轮由动力装置驱动的齿轮带动反向旋转。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同时进行多张竹帘编织,数倍提高编织工效,启篾、编织工序一体化,有利于降低竹帘的生产成本;整机结构紧凑,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五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多层竹帘编织机的俯视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
图3是沿图1中B-B线的剖面图;
图4是沿图1中C-C线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多层竹帘编织机中送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零部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送料装置10、摩擦轮11、摩擦轮12、剖分刀片13、导向装置20、导向槽21、分料槽22、推料装置30、推杆31、导向杆32、竖杆33、连杆34、曲柄35、绞线装置40、空心轴41、绞线叉42、线卷支架43、斜齿轮44、主传动轴60、斜齿轮61、凸轮62、盖板71、转轴70,连杆72、拨杆7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多层竹帘编织机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送料装置10、导向装置20、推料装置30、绞线装置40和动力装置。所述机架上沿竖向间隔分层设置有至少二层编织单元。各层编织单元包括一组绞线装置40和推料装置30,各绞线装置40和推料装置30由动力装置驱动同步联动,可同时进行多张竹帘编织,数倍提高编织工效。参照图5,为使启篾、编织工序一体化,有利于降低竹帘的生产成本,所述送料装置10由至少一组摩擦轮11、12和剖分刀片13构成,各组摩擦轮11、12由动力装置驱动的一对齿轮带动反向旋转。
图1至图4示出了一种优选主要传动系统,即所述机架上设置有与动力装置之间传动连接的主传动轴60,该主传动轴60与各绞线装置40传动连接。动力装置主要由电动机、减速机和离合器构成,为保持传动比的准确性,电动机与主传动轴60可采用齿轮传动、链条或者同步皮带传动,为降低机组成本,优先采用齿轮传动。
参照图2,与现有编织机相类似,所述绞线装置40包括沿机架纵向间隔布设的空心轴41,各空心轴41的前端具有绞线叉42,后端则具有线卷支架43。所述各空心轴41分别通过安装于其上的斜齿轮61与纵向间隔设置在空心轴41上的斜齿轮61啮合,其传动比为2∶1。线卷支架43上安装两个线卷,两股帘线穿过空心轴41后再分别穿出绞线叉42中的一根。编织的篾每推送一次空心轴41即旋转一周。
参照图1和图5,所述导向装置包括各层编织单元沿机架纵向间隔固定设置的导向槽21,以及设置在送料装置10出口端与首个导向槽21之间分料槽分料槽22。送料装置10启篾后产生至少两根篾片,在分料槽22作用于各篾片分别进入相应层编织单元的导向槽21内。为能更好地引导篾片,所述导向槽21的横截面沿送料方向逐渐收缩呈喇叭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天文,未经杨天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25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双重保障真空吸盘装置
- 下一篇:胶合板热压机复合节能垫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