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型永磁吸盘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82339.5 | 申请日: | 2009-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5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郭立新;胡艳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立新;胡艳辉 |
| 主分类号: | B23Q3/15 | 分类号: | B23Q3/15 |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梁田;谭新民 |
| 地址: | 4159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永磁 吸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工件加工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安全型永磁吸盘。
背景技术
目前,在对金属工件的铣、刨、磨、镗等加工中,一般采用的是传统的压板压、卡盘夹等工艺,其弊端在于部分工件装夹不方便,而且装夹时间长,工效低。为了弥补传统装夹工艺的不足,磁力吸盘已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工件的加工中。
现有的磁力吸盘分为永磁吸盘和电磁吸盘。常用的永磁吸盘分为密极永磁吸盘和普通永磁工作台,而密极永磁吸盘依其结构原理又分固定磁极和活动磁极。活动磁极左右移动,改变磁极方向达到生磁和消磁的功能,这种永磁吸盘虽然磁场梯度大,但缺陷在于很难作为大型的工作面对大型工件进行加工;而普通永磁工作台虽然能作为大型的工作面,但其单个磁体的磁极面宽,磁场梯度小,工件在加工中容易产生水平移动,且相邻两磁极面的极性相同,对放在相邻两个磁极面之间的小型工件的加工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型永磁吸盘,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使金属工件加工更加省时、省力、安全、便捷、高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安全型永磁吸盘,包括固基底座,以及由多个单元永磁体组成的磁台,所述每个单元永磁体的两个侧面上端均设有凹槽,相邻两个永磁体的相邻侧面上的两个凹槽合为一个T型槽,在T型槽中设有与其相应的T型槽滑块,在T型槽滑块正上方设有与其相连的工件支撑,在磁台的内部还设有控制单元永磁体旋转的传动机构。
所述磁台的上表面可以为矩形、圆形,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其他形状。当磁台的上表面为矩形时,所有的单元永磁体均进行平行排布。
所述相邻单元永磁体的极性相异。
所述工件支撑上设有通孔,T型槽滑块上设有与通孔对应的通丝孔,使用螺栓穿过通孔和通丝孔,可将工件支撑与T型槽滑块连接在一起。工件支撑由非导磁材料和导磁材料共同制成,T型槽滑块由非导磁材料制成。
所述磁台上还设有工件调校装置,该工件调校装置包括安装于磁台上的基座,以及设置于基座上与T型槽平行的工件调校螺杆,同时,在磁台上还设有与工件调校螺杆配合使用的刻度尺。
所述磁台的侧面上设有传动机构的控制板,控制板可以采用多种控制方式,如手动、电动或电脉冲。针对不同的控制方式,用户可以自行增设相应的控制设备,如需要通过电动控制传动机构,可以在外面增设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通过在磁台上设置T型槽和T型槽滑块,对待加工的金属工件进行定位、止移,同时,为了避免吸附盲区,对磁台表面上相邻的磁极极性进行改进,由原来的相邻部位磁性极性相同改进为极性相异,使小型工件的加工不再出现因没有磁场梯度而产生移位的安全隐患,最后通过传动机构实现单元永磁体的旋转,达到生磁和消磁的目的,从而安全、方便、快捷地实现工件加工.
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操作方便,而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对工件的吸附力提高了一倍多,可以很好地防止工件在磁台上移动,因此还具有加工效率高、省时省力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T型槽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相邻两个单元永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件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件调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号对应的名称:1-底座,2-单元永磁体,3-T型槽,4-T型槽滑块,5-工件支撑,6-基座,7-工件调校螺杆,8-刻度尺,9-控制板,10-工件调校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图6所示,安全型永磁吸盘,包括固基底座1,以及由多个平行排布的单元永磁体2组成的矩形磁台,所述每个单元永磁体2的两个侧面上均设有凹槽,相邻两个单元永磁体2的相邻侧面上的两个凹槽合为一个T型槽3,在T型槽3中设有与其相应的T型槽滑块4,在T型槽滑块4正上方设有与其相连的工件支撑5,在磁台的内部还设有控制单元永磁体2旋转的传动机构。
所述凹槽设置于单元永磁体侧面上端。
所述相邻单元永磁体2的极性相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立新;胡艳辉,未经郭立新;胡艳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23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先进-VSB系统(A-VSB)
- 下一篇:显示器件及其驱动方法和电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