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嵌入式电能质量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81145.3 | 申请日: | 2009-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8230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 发明(设计)人: | 李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顺通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 荔 |
| 地址: | 610100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嵌入式 电能 质量 监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能监测系统,特别涉及基于ARM的网络化在线电能质量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通常电力系统存在着大量非线性、冲击性和波动性负荷,比如大功率的变频设备及拖动装置、电气化铁路、电化工业的整流设备、感应加热炉,电弧炉等,这些负荷造成了电网发生波形畸变(谐波)、电压波动、闪变、三相不平衡、非对称性,使得电网电能质量的严重降低。同时,基于计算机、微处理器控制的精密电子仪器在国民经济企业中大量使用,对供电质量的敏感程度越来越高,对电能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使电能质量问题及其解决措施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早期的电能质量监测多采用对监测点的现场测试,或者以监测仪器为核心的局部在线监侧。实践证明这两种监测方式都存在监测范围不足,数据共享能力弱等明显缺点。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速进步,为适应当代电力系统运行的需要,电能质量监测技术正在向着网络化、信息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ARM的网络化在线电能质量监测系统。该系统由厂站终端子系统、通信网络子系统和主站子系统组成,其中厂站终端子系统由采集装置和微机系统两部分组成,采集装置通过总线将所采集的数据传送到微机系统,微机系统采用ARM+DSP的主从式并行处理,通信网络子系统包括有线和无线通道,采用TCP/IP协议通信,主站子系统包括数据存储服务器、数据处理服务器、前置服务器、Web服务器、网关服务器及客户机,前置服务器与厂站终端子系统进行连接,前置服务器与数据处理服务器连接,数据处理服务器与数据存储服务器连接,Web服务器与数据存储服务器连接,客户机通过网关服务器与Web服务器进行通讯。
作为该系统的进一步改进,ARM采用32位ARM。
作为该系统的另进一步改进,总线采用串行总线。
作为该系统的另进一步改进,通信网络子系统包括Internet通讯模块。
采用这种方式后,可实现多线程、多任务的电能监测,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效率,数据传输速度也较快,各种数据能集中存储、统一处理、信息共享,使用IE浏览器通过Internet在任何地点都可实时查看远方监测站的电能质量状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信息处理流程出。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厂站终端子系统、通信网络子系统和主站子系统组成,其中通信网络子系统包括有线和无线通道,厂站终端子系统与主站子系统可通过有线或无线通道进行连接,并进行数据通讯。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信息处理流程图,厂站终端子系统中采集装置通过总线将所采集的数据传送到其微机系统,再通过网络子系统的通讯模块将数据传送到前置服务器,再通过数据处理服务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后,存储到数据存储服务器,Web服务器与数据存储服务器连接,客户机通过网关服务器与Web服务器进行通讯。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厂站终端子系统的微机系统采用ARM+DSP的主从式并行处理,通信网络子系统包括Internet通讯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顺通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顺通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11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