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硬式内窥镜连续清洗消毒灭菌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80636.6 | 申请日: | 2009-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94555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老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8B3/04 | 分类号: | B08B3/04;B08B3/08;A61L2/18;A61L2/24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毛光军 |
| 地址: | 611730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软硬 内窥镜 连续 清洗 消毒 灭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器械消毒灭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软硬式内窥镜连续清洗消毒灭菌机。
背景技术
医院中常使用内窥镜检查病人腔体内的组织病变情况,在使用中,内窥镜必然接触患者的体液或分泌物等,由于内窥镜是常规反复多次使用的器械(其成本高、结构较复杂,不能作为一次性器具),因而,内窥镜的用后清洗、消毒、灭菌操作则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医院中内窥镜的清洗消毒过程是以人工方式,按步骤分次进行的。其步骤次序如下:对内窥镜用自来水冲洗;多酶溶液浸泡(分解蛋白质等污物);自来水再次清洗;消毒液浸泡;灭菌水冲洗;抽真空;加热烘干。操作中包含多次冲洗,浸泡,最后再移入密闭容器中,在负压下(抽真空)烘干。这种人工方式的缺点是:一则,工作量大,二则,浸泡消毒后、烘干前的搬运存在着导致细菌、病毒二次污染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号“200520032796.5”提供了一种软、硬式内窥镜清洗消毒灭菌机,包括清洗容器以及抽真空泵,微电脑控制器以及温度传感器,还具有机柜;微电脑控制器设置在机柜上;清洗容器由清洗盒以及盒盖组成;至少一个带有盒盖的清洗盒设置在机柜中或机柜外;清洗盒上的进水管经一电磁阀与一增压泵的出口连通,增压泵的进口分别经电磁阀与多个清洗液贮液箱连通,清洗盒上的排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抽真空泵经管线与清洗盒内腔连通;每个清洗盒中还设置有电加热元件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采用此专利技术解决了人工方式存在的上述问题,但该专利技术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在一个清洗盒中完成所有的消毒灭菌程序,消毒不完全,并且由于人为因素,容易产生交叉感染。2、由于在一个清洗盒中完成所有的消毒灭菌程序,清洗盒中容易残留上一次清洗时的细菌,不符合卫生部要求的至少4个清洗步骤。3、一个清洗盒中完成所有程序,不能流水线连续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软硬式内窥镜清洗消毒灭菌机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软硬式内窥镜连续清洗消毒灭菌机。本实用新型浸泡、消毒、灭菌、烘干分别在不同的清洗单元中按流水线作业方式连续完成,消毒灭菌完全彻底,不会产生交叉感染,符合卫生部的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软硬式内窥镜连续清洗消毒灭菌机,包括微电脑控制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四个连续的清洗单元,所述清洗单元包括清洗槽、清洗槽盖、注流器和吸引器,清洗槽上的进水管经一电磁阀与一增压泵的出口连通,增压泵的进口与无菌水储液箱连通,清洗槽上的排水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注流器和吸引器分别与清洗槽连通。
所述清洗单元设置在机柜中,微电脑控制器设置在机柜上。
所述四个清洗单元的形状和大小相同。
所述清洗槽上设置有水龙头。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设置有四个连续的清洗单元,浸泡、消毒、灭菌、烘干分别在不同的清洗单元中连续完成,与“200520032796.5”专利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消毒灭菌完全彻底,避免了消毒过程的交叉感染,使内窥镜的卫生要求得到保障,符合卫生部的要求。
二、本实用新型中的浸泡、消毒、灭菌、烘干等多个灭菌消毒步骤全部由微电脑控制器控制自动完成,减少了工作量,节省了人力。
三、通过微电脑控制器控制,可以准确控制每一步骤的时间,如实准确的再现实验室测定的多项数据,达到预定的清洗效果,使整个清洗操作的物耗降低。
四、本实用新型中浸泡、消毒、灭菌、烘干分别在不同的清洗单元中连续完成,与“200520032796.5”专利技术相比,实现了流水线作业,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本实用新型中将四个清洗单元的形状和大小设置为相同,便于组装和控制操作。
六、本实用新型在清洗槽上设置有水龙头,便于工作完毕清洗清洗槽,提高了消毒灭菌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清洗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清洗槽,2、清洗槽盖,3、注流器,4、吸引器,5、机柜。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软硬式内窥镜连续清洗消毒灭菌机,包括微电脑控制器和干燥器,还包括至少四个连续的清洗单元,每个清洗单元包括清洗槽1、清洗槽盖2、注流器3和吸引器4,清洗槽1上的进水管经一电磁阀与一增压泵的出口连通,增压泵的进口与无菌水储液箱连通,清洗槽1上的排水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注流器3和吸引器4分别与清洗槽1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老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老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06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