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砂底阀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80480.1 | 申请日: | 2009-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96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傅和平;王晋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澍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4/06 | 分类号: | E21B34/06;E21B3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106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砂底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石油开采的强开型单流阀。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蹩压、导砂和洗井防漏失功能的防砂底阀。
技术背景
在油田的开采过程之中,普通单流阀具有流动阻力大,易被砂埋的缺陷。如何尽量减少单流阀球在工作过程中的流动阻力、防止砂埋,同时不影响单流阀憋压功能、是提液增效的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工作过程中液体流动阻力小、憋压功能好和不易积砂的防砂底阀。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砂底阀,主要由上接头,阀体和下接头组成,阀体内设置有上阀球座和与阀球相配合的下阀球座,上阀球座与下阀球座之间嵌有弹簧,两支架分别被弹簧顶压于上阀球座底端,支架上设有吊绳,阀球被两吊绳悬空吊住且位于上阀球座与下阀球座之间的阀体内,下阀球座通孔呈漏斗状,且漏斗状通孔最大直径不大于阀球直径。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于:
①防砂:在正常抽采过程中,由于防砂底阀内部采用环型流道和居中阀座,使液流过流面积大,且阀球在弹簧作用下强制开启,流道更加通畅,不易积砂。
②憋压:在进行液压封隔器的蹩压座封时,管柱内的液流向下进入阀体,直接冲击阀球及支架,弹簧被压缩,阀球进入下阀球座关闭流道,引起管柱升压,完成对封隔器的蹩压座封。
③防漏失:在洗井液进入管柱时,管柱内的液流向下进入阀体,直接冲击阀球及支架,弹簧被压缩,阀球进入下阀球座关闭流道,洗井液不再漏失到井中。
④恢复流道通畅:当阀座上部压力释放接近于下部压力时,阀球又被弹簧支架强行顶开,打开下阀球座通孔流道,保持流道通畅。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施工速度快、防砂效果好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防砂工艺中,当含砂井液自下而上通过防砂底阀下阀球座时,由于阀球在弹簧作用下强制开启,下阀球座通孔流道本身通畅,不需加大泵压即可将含砂井液通过抽油泵抽出.由于流道通畅,不易积砂,也就不易造成砂堵或砂埋,从而大大提高产液能力,减少检泵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接头;2、阀体;3、下接头;4、上阀球座;5、阀球;6、下阀球座;7、弹簧;8、支架;9、吊绳;10、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防砂底阀,主要由上接头1,阀体2和下接头3组成,阀体2内设置有上阀球座4和与阀球5相配合的下阀球座6,上阀球座4与下阀球座6之间嵌有弹簧7,两支架8分别被弹簧7顶压于上阀球座6底端,支架8上设有吊绳9,阀球5被两吊绳9悬空吊住且位于上阀球座4与下阀球座6之间的阀体2内,下阀球座6通孔10呈漏斗状,且漏斗状通孔最大直径不大于阀球5直径。
本实用新型与液压封隔器相配合,安装在抽油井完井管柱下部。当含砂井液自下而上通过防砂底下阀座6时,由于阀球5在弹簧7作用下强制开启,流道本身通畅,不需加大泵压即可将含砂井液通过抽油泵抽出,由于流道通畅,不易积砂,也就不易造成砂堵或砂埋,从而大大提高产液能力,减少检泵周期。
当封隔器需要座封时,由于座封压力大,支架弹簧被压缩,阀球5与下阀球座实现密封,封隔器完成座封。
当洗井液从井口进入防砂底阀时,由于压力大,支座弹簧被压缩,阀球与下阀球座实现密封,洗井液无法通过底阀进入以下管道,从而防止了洗井液污染地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澍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澍尔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04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光催化反应器
- 下一篇:针杆架上横梁滑杆的限位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