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简易手动弯管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80346.1 | 申请日: | 2009-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8958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1-27 |
| 发明(设计)人: | 赵文斌;刘宗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7/08 | 分类号: | B21D7/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简易 手动 弯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小直径管材冷弯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冷弯曲管径小于40mm的管材的简易手动弯管机。
背景技术
目前,管材的冷弯曲普遍采用灌沙或穿芯的工艺方法进行弯曲,对于大管径的管材采用此方法在弯管机上进行弯曲具有很大的优势,但对于小管径的管材,尤其是直径小于40mm的管材,采用此方法弯曲则成本过于昂贵,且工艺复杂,操作难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一种简易的小直径管材冷弯曲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这种种简易手动弯管机,主要包括中芯轴、基础架、中芯轮、动轮轴、轴承、动轮、搬头和压板副,它们安装于工作平台上,基础架、中芯轮安装于中芯轴上,动轮轴、轴承、动轮、搬头安装于基础架上;其中,搬头设于基础架顶端,中芯轴与中芯轮之间设有轴套,中芯轮与基础架之间设有隔圈和隔圈,基础架与动轮之间设有间隔垫,基础架与中芯轴相连的基础架外侧设有止轴板,基础架与动轮轴通过螺栓、垫圈相连,相连处的基础架外侧设有止轴板,中芯轮上端设有压盖,基础架可通过搬动搬头绕中芯轴转动,中芯轮可以绕中芯轴转动,动轮可以通过轴承绕动轮轴转动;中芯轮与动轮之间形成成型腔,成型腔与所弯管材的管径配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压板副将所要折弯的管材固定夹紧,搬动搬头以中芯轴为圆心转动,同时中芯轮、动轮也绕各自中心转动,使得操作简单、省力,管材弯曲圆弧光滑、清晰、变形小。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目前小直径管材冷弯曲费时费力、成本过高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侧向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正向剖面示意图。
图中:1.中芯轴,2.螺栓、垫圈,3.轴套,4.隔圈,5.止轴板,6.隔圈,7.基础架,8.中芯轮,9.螺钉,10.压盖,11.动轮轴12.轴承,13.止轴板,14.间隔垫,15.动轮,16.搬头,17.工作平台,18.待弯曲的管材,19.压板副。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要主包括中芯轴1、基础架7、中芯轮8、动轮轴11、轴承12、动轮15、搬头16和压板副19,它们安装于工作平台17上,基础架7、中芯轮8安装于中芯轴1上,动轮轴11、轴承12、动轮15、搬头16安装于基础架7上;其中,搬头16设于基础架7顶端,中芯轴1与中芯轮8之间设有轴套3,中芯轮8与基础架7之间设有隔圈4和隔圈6,基础架7与动轮15之间设有间隔垫14,基础架7与中芯轴1相连的基础架7外侧设有止轴板5,基础架7与动轮轴11通过螺栓、垫圈2相连,相连处的基础架7外侧设有止轴板13,中芯轮8上端设有压盖10,基础架7可通过搬动搬头16绕中芯轴1转动,中芯轮8可以绕中芯轴1转动,动轮15可以通过轴承12绕动轮轴11转动;中芯轮8与动轮15之间形成成型腔,成型腔与所弯管材的管径配制。
如图2所示,使用时,将待弯曲的管材18伸入到中芯轮8与动轮15之间的成型腔,通过压板副19将其夹紧固定,然后搬动搬头16使基础架7绕中芯轴1转动,待弯曲的管材18就会绕中芯轴1在中芯轮8与动轮之间的成型腔中成型,同时中芯轮8、动轮15也会绕各自旋转中心转动。
本实用新型在弯曲管材时其中芯轮8、动轮15均可自由转动,且中芯轮8与动轮15之间的成型腔是与所弯管材的管径配制的,所以能够很好的控制管材在弯曲时的变形,成型效果好,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能够有效降低小管径管材弯曲的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803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片转动式观察镜
- 下一篇:锂电池组合盖帽及环状PTC的电阻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