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体液压支柱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79560.5 | 申请日: | 2009-03-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87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杨绍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绍柏 |
| 主分类号: | E21D15/44 | 分类号: | E21D15/44 |
| 代理公司: | 南充三新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刘 东;黎 仲 |
| 地址: | 637000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单体 液压 支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用支柱,尤其涉及一种单体液压支柱。
背景技术
单体液压支柱是一种主要用于地面特殊工程支护和地下开采支护的专用工具,尤其主要用于煤矿井下支护。由于国家政策禁止煤矿使用木材支护,单体液压支柱的使用量逐年增大,据统计2006年每年的需求量就超过100万根,同时,每年支柱的报废量也超过30万根。根据调查发现,由于煤矿井下粉尘含量较高,由于粉尘进入单体液压支柱的油缸筒,加剧油缸筒筒壁与活塞或活柱杆之间的磨损,造成单体液压支柱的报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而目前国内外尚无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中国专利200620149481.3公开了一种“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该单体液压支柱主要由顶盖、密封盖、活柱、导向套、油缸、手把阀体、三用阀、底座等组成,其油缸上部缸口处设有一导向套,导向套的上部通过防尘圈,导向圈,活柱密封圈与活柱之间密封并相对滑动,导向套的下部通过油缸密封圈,油缸连接钢丝与油缸的缸口密封并连接在一起,三用阀安装在手把内,手把上开有连通油缸与三用阀的进液通孔,油缸的下部通过底座密封圈和底座连接钢丝与底座密封并连接在一起,手把焊接在导向套下方的油缸外圆柱面上,从该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其发明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密封不好造成的漏液现象,未解决活塞或活柱与油缸之间的磨损带来的泄漏及加工油缸体内孔成本高昂的重大技术问题,其导向套作用仅仅表现在活柱伸出时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制造成本低,易维修养护的单体液压支柱。其具体技术方案为:单体液压支柱包括顶盖、三用阀、手把、活柱杆、油缸筒、拉簧、底座、顶盖连接钢丝、顶盖密封圈用挡圈、顶盖密封圈、防尘圈、手把套向环、手把密封圈、油缸筒密封挡圈、油缸筒密封圈、油缸筒连接钢丝、底座密封圈、底座连接钢丝,导向套和衬套套装于油缸筒筒内上部。
所述导向套和衬套套装于油缸筒筒内上部,是采用过渡配合套装或螺纹联接或用沉头螺钉与油缸筒连接。
为了更好地防止粉尘进入油缸筒内,顶盖与手把体之间设有一为柔形材质的防尘套。
使用本实用新型单体液压支柱时,将防尘套置于顶盖与手把体之间,两端分别与手把体或缸体和顶盖固定相连,打开三用阀,工作液通过导向套和衬套上的进液槽进入油缸体,活柱杆沿导向套向上升起,到活柱杆未端限位轴肩终止,完成整个顶升行程,下降时,三用阀开启为泄压状态,在回拉元件的作用下,活柱杆下降。
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导向套套装于油缸筒内,活柱杆的上、下移动只与导向套及衬套发生相对移动和摩擦,不再与油缸筒内壁接触,避免了对油缸筒缸体进行精加工,其制造成本大为下降,且如果导向套磨损严重后,只需拆换导向套就可,维修也十分方便,完全达到了本实用新型制造成本低,易维修养护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单位液压支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参见图1,单体液压支柱包括顶盖3、三用阀1、手把10、活柱杆18、油缸筒17、拉簧16、底座21、顶盖连接钢丝4、顶盖密封圈用挡圈5、顶盖密封圈6、防尘圈7、手把套向环8、手把密封圈9、油缸筒密封挡圈11、油缸筒密封圈12、油缸筒连接钢丝13、底座密封圈19、底座连接钢丝20,导向套15和衬套14通过过渡配合套装在油缸筒筒内上部。为了防止粉尘进入油缸筒内,本实施例在顶盖与手把体之间设有一为柔形材质的防尘套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绍柏,未经杨绍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95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连接同轴连接器
- 下一篇:太阳能叠层检测一体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