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U串联地埋管换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8833.4 | 申请日: | 200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51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2 |
发明(设计)人: | 范献太;范雄;范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献太 |
主分类号: | F24J3/08 | 分类号: | F24J3/08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承锦;杨海燕 |
地址: | 610041四川省成都市火***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联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地热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地下管将水恒温的地埋管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地源热泵系统是上世纪末出现的新技术,有利于节能降耗、科学环保。目前,该技术的结构已发展成为单U、双U、小直径螺旋盘管、大直径螺旋盘管、立柱状、蜘蛛状、套管式等。样式繁多,其目的都是有效的利用地热资源来取暖、散热,改变和代替现有的冷媒体商用空调。
由于我国南北气候差异较大,该节能技术有较大的推广前景。目前,我国新建铁路的车站站房、部分医院、宾馆等都在推广及应用。经过查阅有关资料和实地调查地源热的钻孔安装过程,进行综合分析,还有待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来提高地源热的热值利用。
现在的地埋管换热器中大都用一根U形地埋管埋在130m左右深、直径130mm左右大小的地孔中。还有一种双U形地埋管,是两个进水管口并联,两个出水管口并联的并联结构,还是要埋在130m左右深、直径更大的180mm左右大小的地孔中。钻130m左右深的地孔成本很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需要地孔较浅,但换热效果同于深地孔的地埋管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
三U串联地埋管换热器,包括两个U形地埋管,每个U形地埋管分都有单管进水口和单管出水口,其特征在于:一个U形地埋管的单管进水口与另一个U形地埋管的单管出水口联通,这种两个U形地埋管联通成为三U串联结构,即原两个U形结构再加一个联通部位的U形结构。
两个U形地埋管的单管进水口或单管出水口到U形端的长度为50-70m。这样三U串联地埋管换热器的三U管进水口和三U管出水口之间的换热长度为200-280m,基本等同于单U形管埋在130m左右深的260m换热长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只要把现有两个U形地埋管串联相通,就可以只钻50-70m深的地孔,地孔还是现有两个并联的双U形管直径180mm左右大小,但换热长度为200-280m,基本等同于单U形管埋在130m左右深的260m换热长度。这样大大减少了钻地孔的深度,减少了钻地孔费用,又保证了换热效果。用本实用新型,水在地埋管内行程的时间同于单U形管埋在130m左右深的行程和时间。另外,还可以省去双U地埋管换热器的专用接头。
附图说明
图1是现在的双U形并联地埋管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三U串联地埋管换热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U形地埋管、2是单管进水口、3是单管出水口、4是三U管进水口、5是三U管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三U串联地埋管换热器,用两个现有的U形地埋管1,把一个U形地埋管1的单管进水口2与另一个U形地埋管1的单管出水口3联通,这种两个U形地埋管1联通成为三U串联结构,即原两个U形结构再加一个联通部位的U形结构。
两个U形地埋管1的单管进水口2或单管出水口3到U形端的长度为50-70m。这样三U串联地埋管换热器的三U管进水口4和三U管出水口5之间的换热长度为200-280m,基本等同于单U形管埋在130m左右深的260m换热长度。埋三U串联地埋管换热器的地孔只要直径180mm左右大小,这同于现有双U形管要的地孔直径180mm。三U管进水口4与水源管连通,三U管出水口5与地热水用户的水龙头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献太,未经范献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88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