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瓶口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78769.X | 申请日: | 2009-0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580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2-09 |
| 发明(设计)人: | 唐世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升塑胶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51/18 | 分类号: | B65D51/18;B65D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83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瓶口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瓶瓶口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食用奶品塑料包装瓶,采用瓶盖同瓶口通过螺纹连接,瓶口为平面,平面瓶口上通过热烫方式粘合复合膜来实现密封,因为是平口,密封膜不易开启,通常在瓶盖上设计开刀以用来打开密封膜,这样的缺点是:由于开刀长期暴露于外,容易聚积灰尘和其它污染物,消费者使用时容易导致瓶内液体的污染,卫生要求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瓶口结构现有技术中上述的缺点,提供一种新的瓶口结构,本结构包括瓶口、瓶盖配合部、感应封口膜、瓶盖,瓶口为圆锥形,瓶口设计为圆锥形方便感应封口膜的开启,克服了用瓶盖开刀方式开启的麻烦和可能产生的污染。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瓶口结构,包括瓶口、瓶盖配合部、感应封口膜、瓶盖,瓶口为圆锥形。瓶盖配合部设计为卡盘结构,瓶盖同瓶口通过卡盘连接。一种瓶口结构,包括瓶口、瓶盖配合部、感应封口膜、瓶盖,其特征在于:瓶口为圆锥形。瓶盖配合部同瓶盖的卡盘连接为上下二级卡盘式配合结构,瓶盖上卡环卡在瓶口的上卡盘上,瓶盖下卡环卡在瓶口的下卡盘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瓶口设计为圆锥形结构,开启感应封口膜时只要掐住感应封口膜处未粘合的露出部份,很容易就能将感应封口膜打开,从而克服了通常在瓶盖上设计开刀以用来打开密封膜,由于开刀长期暴露于外,容易聚积灰尘和其它污染物,消费者使用时容易导致瓶内液体的污染,卫生要求难以保证的不足。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瓶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瓶口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同瓶口相配的瓶盖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瓶口同瓶盖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1----瓶口,2---上卡盘,3---下卡盘;a---上卡环,b---防盗条,c---下卡环,d---连接桥。
具体实施方式
卡盘压入式装配瓶口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此结构采用卡盘压入式配合方式,瓶口1设计了圆锥形封口面,适用于高频电磁感应封口方式,圆锥结构能有效确保足够的封口面积,防止瓶口漏液,瓶盖装配使用时通过压力套在瓶口1上,瓶盖上卡环a卡在瓶口1的上卡盘2上,瓶盖下卡环c卡在瓶口1的下卡盘3上,正常情况下无法用手拨脱,因而瓶盖起到了防盗作用,消费者使用时用手撕去瓶盖上的防盗条b后,用手掀开瓶盖就可露出瓶口1,由于使用圆锥结构,感应封口膜仅在圆锥面上与瓶口融合,而在圆锥面以下的部分未与封口膜融合,所以消费者能很方便地使用手指掐住感应封口膜,撕开感应封口膜即可倒出饮料饮用,同时由于在瓶盖上设计有连接桥d,保证了撕去防盗条b后瓶盖上部仍可以连接在下卡环c上,若浪费者一次性不能将饮料倒完时,就可以很方便地将瓶盖再次压在瓶口1上,保护剩下的饮料不被灰尘、细菌等进入而污染变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升塑胶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升塑胶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87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B65D 用于物件或物料贮存或运输的容器,如袋、桶、瓶子、箱盒、罐头、纸板箱、板条箱、圆桶、罐、槽、料仓、运输容器;所用的附件、封口或配件;包装元件;包装件
B65D51-00 其他类目不包含的封口
B65D51-02 . 用于罐、铁盒或类似的液体用容器的松散接合的而不带使容器有效密封的装置的盖或罩
B65D51-14 . 适用于与容器口保持密封接合的刚性圆盘或球形构件,如储罐的封口盘
B65D51-16 . 带有通空气或气体的装置
B65D51-18 . 带有保护性帽状外盖的封口的配置或两个或多个协同操作的封口的配置
B65D51-24 . 与用于非封闭用途的辅助装置结合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