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空气压缩机工况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8734.6 | 申请日: | 200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4411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1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远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F04B49/06 | 分类号: | F04B49/06;F16D27/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1700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空气压缩机 工况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空气压缩机,特别涉及一种使空气压缩机在工作、停止工作两种工况之间进行转换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空气压缩机是向气压制动系统提供制动力传递能量的设备。一般来说,汽车发动机运转其空气压缩机也将不停地运转,并向气压制动系统的储气筒充气,以备车辆制动时使用。
现有汽车空气压缩机的主轴通过皮带传动经风扇皮带轮与发动机曲轴皮带轮相连接,发动机启动后,空气压缩机就一直工作。汽车行驶时,如果不频繁使用汽车制动,由于空气压缩机不停充气,储气筒内压缩气体的气压会超过其限压阀的限定压力,此时,限压阀将空气压缩机送到储气筒的压缩空气排出储气筒。这时,空气压缩机消耗的发动机的能量就被浪费了。载重汽车都采用气压制动系统,特别是满载上长坡(或较长时间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时,这些能量浪费更显得重要,因为车辆上坡时对能量的需要更为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空气压缩机工况控制装置,该装置可使空气压缩机在工作、停止工作两种工况之间进行转换,使其达到节能增效之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空气压缩机工况控制装置,包括空压机壳体、空压机主轴和由发动机驱动的传动轮,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轮通过轴承安装固定在空压机主轴上;空压机主轴上通过键安装有滑移套筒,套筒上设置有摩擦片;空压机壳体上设置有作用于滑移套筒的电磁离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使空气压缩机在工作、停止工作两种工况之间进行转换,在储气筒内压缩气体的气压会达到限定压力值后,空气压缩机停止工作,从而有效地节省发动机的能耗;结构简单,转换动作可靠,可方便地对现有使用气压制动的行走装置(载重汽车、工程机械等)进行改进,使其达到节能增效之目的。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一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汽车空气压缩机工况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零部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空压机壳体10、空压机主轴11、传动轮12、轴承13、键14、滑移套筒20、摩擦片21、弹簧22、电磁线圈2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汽车空气压缩机工况控制装置,包括空压机壳体10、空压机主轴11和由发动机驱动的传动轮12。所述传动轮12通过轴承13安装固定在空压机主轴11上。空压机主轴11通过键14上安装有滑移套筒20,套筒20上设置有摩擦片21。空压机壳体10上设置有作用于滑移套筒20的电磁离合装置。传动轮12可采用皮带轮或齿轮。图1是同时示了一种结构最为简单的电磁离合装置,所述电磁离合装置由弹簧22和电磁线圈23构成,电磁线圈23固定安装在空压机壳体10上,弹簧22套空压机主轴11上,其两端分别作用于滑移套筒20、空压机壳体10。
当制动系统储气筒的压力低于0.4MPa(或某一调定气压值)时,弹簧22轴向作用于滑移套筒20,使其向传动轮12一端滑移,当滑移套筒20上的摩擦片21与传动轮12接触后,传动轮12便带动空压机主轴11旋转,空压机向制动系统的储气筒充气。当储气筒里压缩空气的压力超过0.8MPa(或某一调定气压值)时,电磁线圈23接通电源产生磁力,使滑移套筒20克服弹簧22的弹力向回滑移,使传动轮12与传动轮12脱离接触,此后传动轮12转动而空压机主轴11不转动,空压机停止向制动系统的储气筒充气。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使空气压缩机在工作、停止工作两种工况之间进行转换,在储气筒内压缩气体的气压会达到限定压力值后,空气压缩机停止工作,从而有效地节省发动机的能耗。除此之外,还具有结构简单、转换动作可靠、可方便地对现有使用气压制动的行走装置(载重汽车、工程机械等)进行改进的特点。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汽车空气压缩机工况控制装置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未经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87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