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利用电子标签和加油站智能管理的机动车防盗系统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20078441.8 申请日: 2009-01-05
公开(公告)号: CN201340658Y 公开(公告)日: 2009-11-04
发明(设计)人: 顾鸣;杨小松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安车汽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G08G1/017 分类号: G08G1/017;G07F15/00
代理公司: 成都市辅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杨海燕
地址: 610041四川省成都***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利用 电子标签 加油站 智能 管理 机动车 防盗 系统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机动车防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电子标签的机动车防盗系统。

背景技术

从汽车诞生之日起,盗车现象就应运而生。2006年美国被盗汽车价值近100亿美元;2007年中国被盗汽车10万辆(公安部交管局统计数学),约价值100亿元人民币左右。随着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汽车已充斥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在汽车防盗技术科技不断发展创新的同时,盗车技术亦在不断适应,防不胜防,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秩序,因此,“盗车”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化问题。

目前,国内外汽车制造商、汽车研究机构、汽车管理部门以及从事汽车保险的公司面对汽车被盗的问题,所采取的防盗措施和技术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机械防盗技术:如方向锁、轮胎锁等;2、电子防盗技术:如电子报警器、电子遥控锁、电子芯片钥匙等;3、卫星定位技术:如GPS等。综观以上种种防盗技术和产品,我们不难发现其共性和存在的的缺陷,其一是:现有技术和产品只限于汽车本身(车体内仪器、设备)的防盗技术和产品的研制。其二是:现在主要应用的机械防盗技术和电子防盗技术基本是“被动防盗”,即盗车行为发生时,防盗功能才工作和产生作用,如果防盗器具和设备因自然损坏或人为破解,则盗车将变得十分容易和简单。事实正是如此,尽管现代科技已高度发达,但全世界每年的被盗车辆却有增无减,损失达几百亿美元。其三是:现有防盗技术只能针对汽车作为“私产”的属性来防盗,而不具备在其作为违法犯罪工具时进行有效地控制、识别和防范的功能,这一问题不可小觑,因为当汽车成为最普通的交通工具时,它自然也成为了绝大部分违法犯罪分子选择的工具,其直接和间接的社会危害性也许比盗车更严重。

因此,我们在认可现今防盗技术所起到的一定积极作用外,不得不质疑其局限性、被动性和片面性。同时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另辟蹊径,大胆创新,争取从根本上解决汽车“综合防盗”的世界性难题。那么对于汽车什么才是本呢?汽车之所以谓“汽车”,原来就是因为它以“汽油”为燃料(当然现在包括燃汽或生物燃料)而得名。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汽车要靠“吃”什么才不“慌”,才能跑呢?那就是---汽油(气),所以“油、气”就是汽车之本。有了这个简单朴素的认识,就等于找到了开门的钥匙。汽车既然必须加油加气才能行驶,我们就可以通过这一环节来改造、创新来达到防盗、追赃、综合管理之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电子标签、网络汽车身份智能卡和加油站智能管理的机动车防盗系统。本实用新型利用现有的电子技术、网络技术和车辆实用管理系统的综合应用基础,结合机动车必须使用燃料的环节,以遍布全国各地各个角落的燃料供给站为技术平台和终端,对汽车的防盗、监管、追逃、身份识别和更多实用功能为目的,建立一套实用的、多功能的网络汽车身份智能卡加油防盗安全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利用电子标签和加油站智能管理的机动车防盗系统,由中心数据库服务器1、加油站数据管理计算机2、电子标签阅读器3、加油机4、加油机控制器5、防拆电子标签6、机动车身份智能卡7组成,其结构如图1所示。中心数据库服务器1通过网络与加油站数据管理计算机2相连;电子标签阅读器3通过RS232或10/100M Ethernet与加油站数据管理计算机2相连;加油机4与加油机控制器5相连,加油机控制器5通过RS232或10/100M Ethernet与加油站数据管理计算机2相连。机动车车身设置防拆电子标签6,同时机动车内携带机动车身份智能卡7。

本实用新型中,被测车辆车身上设有防拆电子标签,电子标签阅读器读取防拆电子标签上的信息,提供进入有效范围的车辆ID信息,为更有效管理车辆加油提供依据。

本实用新型中,机动车车身防拆电子标签内容和机动车身份智能卡信息同时输入加油、加汽站数据管理计算机,并通过网络连接到中心数据库服务器。机动车身份智能卡输入机动车行驶证信息,并和机动车车身防拆电子标签内储存信息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配置利用电子标签和加油站进行智能管理的机动车防盗系统后,将汽车和车主的信息全面存储于汽车身份智能卡中,属车主随身携带;汽车车辆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发动机号、车架号、车牌号、车辆类型、和车身颜色等,车主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营运标识信息、车主姓名、车主照片、地址、车主自留密码等。

在汽车车身上设置防拆电子标签,将存储于汽车身份智能卡中的车主信息和汽车车辆信息与防拆电子标签中信息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安车汽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安车汽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84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