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肌电控制假手的整体手架新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8074.1 | 申请日: | 2009-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3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黄祖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生假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54 | 分类号: | A61F2/5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 |
地址: | 2003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假手 整体 新型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假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肌电控制假肢技术领域的整体手架新型结构。
背景技术
肌电控制假手或电动手的手架是安装假手微电机和减速传动机构的机箱,又是安装假手指的骨架,其底座与假手腕部连接。这种手架可以用硬铝材料加工成的三块零件,包括一块底座和二块平行的手架板用螺丝拼装在一起构成,也可以由整块铝材加工或整块铝板冲压成整体手架。此手架中需要安装的一个关键零件是过桥齿轮,过桥齿轮包括同轴装在一起的一个大齿轮和一个小齿轮,其功能是减速和传动。微电机驱动器输出齿轮传动到大齿轮,再由小齿轮输出,形成一定的减速比,以增加输出力矩。
对于三块零件拼装的手架而言,虽然过桥齿轮轴的长度必须要大于两平行手架板的间距才能装在手架上,但这种拼装结构对装配没有问题.缺点是拼装的手架要保证精度难度大。为了保证精度,现有肌电手或电动手已先后有采用整体手架结构的产品,其过桥齿轮基本上采用了德国OTTO BOCK公司肌电手的办法,用一根轴对穿手架的结构,过桥齿轮中的大齿轮和小齿轮先装在一起,放入手架中,再将轴从孔位插入,穿过大小齿轮中心孔后,轴与手架固定,齿轮绕中心轴转动。这种办法产生的问题是齿轮中心孔和轴之间产生转动摩擦,如果齿轮和轴都是钢材,钢材与钢材摩擦磨损严重,且易产生咬死,使假手质量和寿命降低。为了解决此问题,OTTO BOCK公司在齿轮中心孔镶入铜材,使铜与钢转动摩擦,减少摩擦力和磨损,避免咬死,但这样使加工复杂性和成本增加。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肌电控制假手的整体手架结构,其零件少,结构简洁,大大简化零件生产和安装的复杂性,降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肌电控制假手的整体手架新型结构,该肌电控制假手的整体手架新型结构设计巧妙,结构新颖简洁,所用零件少,零件加工简单,降低了成本,安装方便,精度高,且提高了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肌电控制假手的整体手架新型结构有如下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方案,该肌电控制假手的整体手架新型结构,包括整体手架和过桥齿轮,所述整体手架包括平行的第一手架板和第二手架板,其主要特点是:
所述第一手架板中安装第一轴承,所述第二手架板中安装嵌有第二轴承的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一轴承同轴线,所述过桥齿轮的中心轴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手架板和所述第二手架板之间的间距且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孔和所述第二轴承的轴承孔中。
所述过桥齿轮一体成形。
所述轴承座通过若干螺钉安装在所述第二手架板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方案,该肌电控制假手的整体手架新型结构,包括整体手架和过桥齿轮,所述整体手架包括平行的第一手架板和第二手架板,其主要特点是:
所述第一手架板中安装嵌有第一轴承的第一轴承座,所述第二手架板中安装嵌有第二轴承的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和所述第一轴承同轴线,所述过桥齿轮的中心轴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手架板和所述第二手架板之间的间距且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轴承的轴孔和所述第二轴承的轴承孔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具体如下: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过桥齿轮的中心轴长度小于所述第一手架板和所述第二手架板之间的间距,使过桥齿轮包括大齿轮、小齿轮和中心轴可加工成一个整体零件,仍然可以放入两平行手架板中安装,用装在第二手架板上的轴承座的长度弥补了中心轴长度的不足,轴承座在第二手架板孔位由手架板外插入,装上过桥齿轮后,再用螺钉将轴承座固定在第二手架板上,这种手架设计巧妙,结构新颖简洁,所用零件少,零件加工简单,装配非常方便,降低了成本。
2.由于过桥齿轮不是三件组装,而是整体加工的一个零件,进一步提高了精度。
3.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过桥齿轮的中心轴的两端安装在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中,即均安装在轴承中,提高了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具体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生假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生假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80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夫妻生活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体式鼻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