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鼻咽粘膜保护管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7984.8 | 申请日: | 2009-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53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魏玮;邓小明;侯炯;熊源长;陈辉;包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M39/08 | 分类号: | A61M39/08;A61B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丁振英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鼻咽 粘膜 保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经鼻插管时用于保护鼻咽粘膜并方便经鼻插管的鼻咽粘膜保护管。
背景技术
临床上,经鼻插管是常用技术,如气管插管等。插管时由于导管对鼻腔粘膜、鼻后孔和咽喉壁的机械性摩擦常常会引起出血,鼻咽部粘膜也因受到刺激而产生更多分泌物,这会使内镜视野不清,不仅给插管增加难度,降低插管的成功率,而且影响手术的进行或手术质量,咽部大量的血液和分泌物还会给术后麻醉苏醒期病人拔除气管导管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因为病人一旦发生误吸,将可能带来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鼻插管时可保护鼻咽部粘膜并方便经鼻插管的鼻咽粘膜保护管。
本实用新型由套管、套管接口和套管引导棒组成。套管用硅胶等无毒、富有弹性和柔韧性的材料制成,管壁较薄,长度相当于由鼻孔至悬雍垂和咽颚弓后方的距离;套管接口用无毒有机玻璃、硬塑料或其他硬质材料制成,呈漏斗状,由体部和衔接部组成,衔接部用于将套管接口套接于套管的一端;套管引导棒用包裹有橡胶、硅胶或其他软质材料的可塑形金属导丝制成,由拉环、体部、头部和包裹于头部的气囊组成,拉环底座的形状大小与套管接口的漏斗状内腔匹配,体部的长度与套管匹配,外径略小于套管的内径,其头部略伸出套管前端管口,气囊包裹于套管引导棒的头部,用于充气后固定套管的前端,气囊的充气管沿套管引导棒外壁延伸至拉环旁。
使用时,将套管接口衔接于套管的一端并用胶带固定牢,再将套管引导棒的气囊排除空气后从套管接口置入套管,至头部略伸出套管前端管口,再将气囊充气,使气囊卡于套管的内壁将套管前端固定,此时,就可将套管在套管引导棒的引导下由鼻孔插入,直至悬雍垂和咽颚弓后方,将套管接口的体部固定于鼻孔外,然后由充气管抽出气囊内气体,再用拉环将套管引导棒从套管内抽出,就可从套管接口插入气管导管或其他导管,并按常规进行操作。手术毕,先将气管导管或其他导管按常规抽出体外,最后将套管接口连同套管一起抽出。需要时,在置入体内前,可在套管外壁涂上粘膜血管收缩药,以进一步减少因插管操作引起的出血,还可在套管内、外壁涂上润滑剂,以便在插入本套管和套入或抽出套管引导棒或气管导管时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由于套管引导棒质软并可塑形,其头部设有气囊,因此不仅容易顺管腔插入,而且不易损伤鼻咽部粘膜,对鼻咽部粘膜刺激小也可减少分泌物的产生;在套管的保护下,使插入气管导管或其他导管变得容易,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减少了病人痛苦;由于插入气管导管和其他导管时不直接与鼻腔及鼻咽部粘膜接触,可大大降低出血的发生及分泌物的产生,使内镜的视野变得清晰,有利于手术的正常进行和提高手术的质量及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管接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套管引导棒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由套管1、套管接口2和套管引导棒3组成。套管1用硅胶等无毒、富有弹性和柔韧性的材料制成,长度通常为14-16cm,壁薄,管壁具有一定弹性,管壁厚度约0.5-0.7mm,完全撑开时内径约0.7-1.0cm。套管接口2用无毒有机玻璃、硬塑料或其他硬质材料制成,呈漏斗状,由体部2.1和衔接部2.2组成,体部开口处外径约1.2cm,衔接部2.2外径约1.0cm,衔接部用于将套管接口套接于套管1的一端;套管引导棒3由橡胶、硅胶或其他软质材料制成的圆柱状棒和包裹于其内的可塑形金属导丝组成,外径约0.3-0.4cm。套管引导棒由拉环3.1、体部3.2、头部3.3和包裹于头部的气囊组成,拉环底座的形状大小与套管接口的漏斗状体部2.1内腔匹配,体部3.2的长度与套管1的长度匹配,外径略小于套管1的内径,其头部3.3包裹的气囊略伸出套管前端管口,用于充气后固定套管的前端,气囊的充气管3.4沿套管引导棒外壁延伸至拉环旁,用于对气囊进行充气和放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79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框架型耐火浇注料块
- 下一篇:便携式单人用饮水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