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7963.6 | 申请日: | 2009-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43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赵雄英;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上缆藤仓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0 | 分类号: | B29C33/30;B29C45/17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09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翻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翻转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模具的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橡胶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用到射出成型模具,在生产过程中或在模具维修时,经常需要对模具进行翻转。例如,在电缆附件用橡胶件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模具间部分构件可以共用,故在生产过程需对这些构件进行更换。模具的更换主要是对其内部构件的更换,所以此项工作必须将模具翻转,然后再进行操作。
然而,橡胶件生产用的模具体积较大,且重量也较大(一般在1吨以上),这就使得更换构件的工作比较困难。现有的模具翻转主要依靠铲车和人力进行,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模具翻转示意图。如图1所示,预将模具10翻转时,首先操作员A需要用铲车11将要翻转的模具10吊起,然后操作员B通过手拉葫芦12调节,以将模具10倾斜,在操作员C的帮助下将模具10进行翻转。
上述模具翻转方法,在操作过程使用的人力较多,且费时。特别是对于重型模具,容易出现意外事故,可能导致模具损坏或吊装设备损坏,严重时还会危及操作员的人身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装置,用于翻转模具。利用此翻转装置翻转模具时,只需要一人操作就可完成,从而解放了人力,提高了效率,并且减少由于模具翻转过程中的危险因素。进一步的,由于模具是固定在翻转板上,可减少由翻转操作对模具造成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翻转装置,用于翻转模具。翻转装置包括:承载单元、转轴、驱动单元以及固定单元。承载单元用以承载模具,转轴固接于承载单元。驱动单元设置于转轴的一端,并且藉由驱动单元驱动转轴转动。固定单元设置于转轴的另一端,用以固定转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翻转装置中,所述翻转装置还包括基座与连动单元,上述基座具有容置空间,用以容置上述承载单元,上述连动单元设置于上述基座,分别耦接上述驱动单元与上述转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翻转装置中,所述转轴具有第一穿孔,上述基座具有第一连接部,上述固定单元藉由上述第一穿孔与上述第一连接部固定上述转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翻转装置中,所述基座具有第二连接部,上述转轴藉由上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上述基座。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翻转装置中,所述承载单元包括活动部,上述活动部活动的连接于上述承载单元,用以固定上述模具。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模具翻转示意图。
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图2所示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所提供的翻转装置2用于翻转模具10,翻转装置2包括承载单元20、转轴21、驱动单元22、固定单元23、连动单元24以及基座25。
如图2所示,承载单元20包括活动部201,上述承载单元20用以承载模具10。在本实施例中,承载单元20为矩形木板,其大小比模具10略大。在其它实施例中,承载单元20的大小与形状根据实际需要更改,本实用新型对承载单元的材质也不作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活动部201可活动的连接于上述承载单元20,用以固定模具10。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承载单元20包括四个活动部201,操作员可以根据模具10的大小,在承载单元20上选择合适的位置,利用这些活动部201将模具10固定与承载单元20上。
如图2所示,转轴21固接于承载单元20,当转轴21转动时,承载单元20藉由转轴21而转动,以达到实现模具10翻转之目的。
上述驱动单元22设置于转轴21的一端,并且藉由驱动单元22驱动转轴21转动。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22是通过连动单元24与转轴21连接。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驱动单元22为马达,连动单元24为齿轮,转轴21上具有与齿轮扣合的扣合部,这样,马达转动可带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转轴21转动。在其它实施例中,驱动单元22也可以为液压缸等其它等效的驱动装置,本实用新型并不对此作出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基座25具有容置空间250、第一连接部251以及第二连接部252。其中,容置空间250用以容置模具10。第二连接部252用以连接转轴21与基座25,并且转轴21可以在第二连接部252中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上缆藤仓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上缆藤仓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7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