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镶嵌在门底的自动提升、落下式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7864.8 | 申请日: | 2009-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351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8 |
发明(设计)人: | 雷文阳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文密封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7/16 | 分类号: | E06B7/16;E06B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周志宏 |
地址: | 20140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镶嵌 自动 提升 落下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密封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镶嵌在门底的自动提升、落下式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的门是通过铰销安装在一侧的门框上,为门的开启和闭合必须在门和门框间留有间隙,通常门的上方和侧面所留的间隙较小,在门的最底部和地面之间经常会留有很大的缝隙。这些缝隙是不受欢迊的,例如:因缝隙而产生的空气流动,导致尘埃的侵入,制热、制冷效率的低下,声音及烟气的传播都会让人感到不适。特别在电子工业及医药卫生行业的洁净室、恒温室,这些场所更是不被允许的。门的上方和侧面所留的间隙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处理,可安装固定的密封条,依靠密封条弹性材料的变形来弥补,对于门的底部缝隙要因难得多,因为门底的边经常的空的,所提供的密封条必须位于门的最底部和地板之间,这样会随门一起移动。一些单位和个人在门底安装一排柔韧的刷毛,虽然短时间内会取得效果,但不能持久,因为刷毛易于磨损和断裂,不是长久之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当门关闭时密封条落下、门开启时密封条提升的镶嵌在门底的自动提升、落下式密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于以实现:一种镶嵌在门底的自动提升、落下式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条与门宽度相吻合的狭长槽型型材、与狭长槽型型材等长的H型骨架、剪式连杆伸缩架、按扭装置、柔性密封条;所述按扭装置由推杆、弹簧、支承片及安装在推杆端部的按钮所组成,所述狭长槽型材其内有沿长度方向的对称设置在侧板上的突肩,将内腔分割成上、下两腔室,所述H型骨架上端两侧开口处设有向内的突肩,其中部腹板设有T型槽,腹板将H型骨架分隔为滑移腔室和密封条腔室,H型骨架放置在狭长槽型型材下腔室内可上、下滑移,所述剪式连杆伸缩架各连杆杆端铰接连接在狭长槽型型材的上腔室及H型骨架滑移腔室的固定块或活动块上,所述按钮装置的支承片固定连接在狭长槽型型材的上腔室近端口处,其按钮伸出狭长槽型型材的端口,其推杆端部与剪式连杆铰接连接的活动块相触,所述柔性密封条截面顶部呈T形,安装在H型骨架中部腹板T型槽内。
所述剪式连杆伸缩架由两组两根等长的相互铰接连接的连杆组成,各组的两根连杆杆端分别与狭长槽型型材的上腔室及H型骨架滑移腔室的固定块铰接连接,而另二端分别与H型骨架滑移腔室及狭长槽型型材的上腔室的活动块铰接连接,两组在狭长槽型型材上腔室内的活动块由同步杆连接,同步杆的杆端的活动块与按钮推杆端部相触,在狭长槽型型材的上腔室及H型骨架的滑移腔室之间连接有弹簧。
所述剪式连杆伸缩架由两组两根等长的相互铰接连接的连杆组成,各组的两根连杆杆端分别与狭长槽型型材的上腔室及H型骨架滑移腔室的活动块铰接连接,狭长槽型型材的上腔室接近按钮推杆杆端的活动块与另一组同相位的活动块由同步杆连接,各组中的铰接点在固定在狭长槽型型材内的滑槽中移动,在狭长槽型型材的上腔室及H型骨架的滑移腔室间连接有弹簧。
所述剪式连杆伸缩架由两组相互铰接连接的连杆组成,各组中一连杆为刚性杆,一端与H型骨架的滑移腔室内的固定块铰接连,另一端杆与狭长槽型型材的上腔室内的活动块铰接连,两组中的活动块由同步杆连接,同步杆的杆端与按钮推杆端部相触,其另一杆为弹性杆,一端固定在狭长槽型型材的上腔室内的固定块上,另一端铰接连接在刚性杆的中部。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镶嵌在门底的自动升、落式密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密封条镶嵌在门底,不影响门的外观。2)门关闭时密封条自动落下,门打开时自动升起,对房门开、关及地面无任何影响,动作可靠准确。3)密封条有效地隔断室内外空气流动、尘埃的侵入、冷暖气流、声音及烟气的传播。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A实施例横剖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剪式连杆伸缩架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剪式连杆伸缩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文密封材料(上海)有限公司,未经雷文密封材料(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78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