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油水分离器监控记录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7302.3 | 申请日: | 2009-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51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明;杨万枫;孔丁峰;郑卓胤;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学雯 |
地址: | 20013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舶 油水 分离器 监控 记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船舶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来说涉及一种海洋船舶油水分离器运行监控记录系统,该装置类似于船舶机舱黑匣子。是根据船舶油水分离器运行状态,并结合船舶GPS系统提供的船位,将船舶油水分离器运行的地点、时间、机舱油污水处理量、油水分离器排水含油量等数据实时记录于该装置,作为各国港口当局PSC检查船舶排放油污水是否符合国际公约要求的依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世界上90%的商品进出口是通过船舶进行运输的。目前,航行于全球的船舶绝大多数是以柴油机为动力,这种船舶在正常的营运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机舱含油舱底水。
船舶机舱舱底水来自机舱内冷却系统中海、淡水泄漏;燃、滑油系统中燃油、滑油泄漏;蒸气供热系统中凝水泄漏;各种泵轴封处的泄漏,有关机械设备的泄放水和洗涤水等。这些油和水最后都进人舱底,汇集于舱底的污水井内,形成一种含有船舶所使用的各种油类和固体杂质等的油水混合液。舱底水对船舶正常航行带来的危害有:影响机舱内有关动力装置的正常运行;对船体和机械设备有一定的腐蚀作用;当舱底水积得过多时还会影响船舶的稳性而直接影响船舶的航行安全。所以,应定期将机舱舱底水排空。以往是通过舱底水泵直接排出舷外,这样大量含油舱底水进入海洋对海洋产生巨大的油污染危害。
舱底油污水的数量与船舶新旧程度、船舶吨位大小、主机功率、动力装置的形式及船舶的营运状态(航行或停泊)等有关。一般估计,一条船每年平均产生的舱底水约为该船总吨位的10%。航行中平均每天约为3-10吨,停泊期间每天约为0.5-3吨。据国际海事组织的一份出版物估计,全世界每年随机舱舱底水排入海洋的油类多达数万吨。
含油舱底水对海洋的危害包括:由于油的化学成分的毒害性、污染性和油的覆盖性引起对海洋浮游生物、哺乳动物、底栖动物及鸟类的产生巨大危害,对人工养殖的海洋生物如海水养殖场的鱼、虾等海水养殖业及渔业资源产生巨大危害,对依靠连续供应清洁海水进行正常作业的工业部门(如热电厂)、海岸边的旅游避暑胜地、码头和游艇停泊区和干船坞的修、造船厂的正常工作产生巨大危害。为此,国际海事组织特别制定了MARPOL73/78国际防污公约,规定所以海船必须安装符合国际排放标准船舶油水分离器,所有船舶舱底油污水必须经过船舶油水分离器处理,达到国际排放标准才能进行排放,并将每次操作的相关内容按规定记入国际海事组织规定的“油水记录簿”,以便船舶到港后作为PSC(港口国检查)检查的依据。
事实上仍有部分海船船员因环境保护意识差、贪图方便,将含油舱底水未经船舶油水分离器处理而直接排出舷外,并恶意篡改“油水记录簿”内容,为此,非常有必要研制具有自动记录功能的船舶油水分离器监控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船舶油水分离器监控记录系统,该装置可以实时监控船舶上的油水分离器的工作状态,并将其工作状态进行数据记录,数据一经记录,只可输出、打印,不可修改,保证了数据的真实可靠,记录数据可以对外输出以备检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船舶油水分离器监控记录系统,包括:油水分离器参数采集装置、GPS定位装置,与油水分离器参数采集装置、GPS定位装置数据连接的并记录处理各装置数据的监控记录装置,所述监控记录装置还设置有数据输出接口和打印输出接口。
所述监控记录装置,包括一个油水分离器参数采集装置、GPS定位装置连接的数据输入接口,与数据输入接口连接的处理芯片,与处理芯片连接的存储芯片,所述处理芯片还连接数据输出接口和打印输出接口。
工作时,油水分离器参数采集装置和GPS定位装置将数据输入到监控记录装置中,当需要时,相关人员将指定一段时间的数据打印,或者数据输出到相关仪器中即可。
本实用新型配备在国际船舶上,具有很大的经济和实用价值,且安装方便、操作简单,而且有效利用船舶上的GPS定位系统,由于油水分离器监控记录系统的数据一经记录,只可输出、打印,不可更改,保证了数据的真实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73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红外水分检测仪
- 下一篇:可配置可扩展的集成安全逻辑的数控接口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