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速机内部油量的检测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76407.7 | 申请日: | 2009-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3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孟玥珉;常卫峰;顾军明;夏雪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宝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F23/14 | 分类号: | G01F23/14;G01M3/28 |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傅戈雁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速 内部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减速机内部油量的检测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减速机内部润滑油油量的装置。
背景技术
减速机是一条生产线的核心设备,在生产负载的过程中,减速机内部的齿轮和轴承良好地润滑是保障减速机寿命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减速机内部的齿轮和轴承处于油浴状态,生产中无法对内部的润滑油管道密封及内部齿轮和轴承润滑情况进行检测和检查,因此无法精确地掌握减速机的寿命和使用情况。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能够很好解决这一问题的产品或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的用于检测减速机内部润滑油油量的装置,以解决在生产过程中无法对减速机内部的润滑油管道是否密封以及齿轮和轴承润滑情况进行检测和检查的难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减速机内部油量的检测装置,包括减速机润滑油入口和减速机润滑油出口,其特征在于:在减速机润滑油入口管道上设有入口压力表,在减速机润滑油出口处设有一根润滑油回路管道,所述润滑油回路管道的另一端与减速机的上部行程润滑油管道相连通,且在减速机润滑油出口处的润滑油回路管道上设有出口压力表。
所述润滑油回路管道由一根粗管道和一根细管道连接而成,其中粗管道的一端连接在减速机润滑油出口处,细管道的一端连接在减速机的上部行程润滑油管道上。
所述粗管道的直径为120mm、长度为50cm,细管道的直径为30mm、长度为150cm。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根据设在减速机润滑油入口管道上的入口压力表值与设在减速机润滑油出口处的润滑油回路管道上的出口压力表值进行对比,以两个压力表的压差数值对减速机内部润滑油量进行分析和比较,在出现一个大于设定的误差(1.5bar)后,对操作人员进行报警,从而可以实现从外部就能很直观地对减速机内部的润滑油油量进行检查,得出减速机内部润滑油油管的密封是否良好以及减速机内部齿轮和轴承是否润滑良好的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使操作人员从外部就能直观地了解减速机内部的润滑情况及减速机内部润滑油油管的密封情况、减速机内部齿轮和轴承的润滑情况,以便及时地进行检查和检修,精确地掌握减速机的寿命和使用情况。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减速机润滑油入口;2、减速机润滑油出口;3、润滑油回路管道;3a、粗管道;3b、细管道;4、减速机的上部行程润滑油管道;5、入口压力表;6、出口压力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减速机内部油量的检测装置,包括减速机润滑油入口1和减速机润滑油出口2,在减速机润滑油入口1的管道上设有入口压力表5,在减速机润滑油出口2处设有一根润滑油回路管道3,所述润滑油回路管道3由一根粗管道3a和一根细管道3b连接而成,其中粗管道3a的一端连接在减速机润滑油出口2处,细管道3b的一端连接在减速机的上部行程润滑油管道4上,在减速机润滑油出口处的润滑油回路管道的粗管道3a上设有出口压力表6。
所述粗管道3a的直径为120mm、长度为50cm,细管道3b的直径为30mm、长度为150cm。
所述入口压力表5和出口压力表6的最大量程均为1Mpa。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根据设在减速机润滑油入口1的管道上的入口压力表5的压力值与设在减速机润滑油出口2处的润滑油回路管道4的粗管道3a上的出口压力表6的压力值进行比较,以两个压力表的压差数值对减速机内部润滑油量进行分析和比较,在出现一个大于设定的误差(1.5bar)后,对操作人员进行报警,从而可以实现从外部直观地对减速机内部的润滑油油量进行检查,得出减速机内部润滑油油管的密封是否良好以及减速机内部齿轮和轴承是否润滑良好的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宝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宝田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64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位检测器
- 下一篇:罐区油品自动取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