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亮铝多层复合管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6313.X | 申请日: | 2009-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2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燕锋;魏雨;唐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樱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14 | 分类号: | F16L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181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亮铝 多层 复合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铝塑塑料管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高亮铝多层复合管。
背景技术
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塑料大分子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在管材领域,塑料管以其对水蒸气以及空气的高阻隔性,安全卫生无毒性,更是在现代化妆品,食品,药品等包装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多层复合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其中铝塑复合管更是凭借其优异的水气和氧气阻隔性能应用在牙膏、化妆品、药膏、食品等领域。
但是现有铝塑复合管中的阻隔层采用铝箔,由于铝箔加工工艺的限制,光泽度相对较差。在多层复合管结构中表层的聚乙烯层更是大大降低了铝箔的光泽度。制造的铝塑复合管具有表面光泽度差、外观不精美、手感偏硬等缺点。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铝塑复合管,其表面光泽度好、外观精美、手感柔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高亮铝多层复合管,该高亮铝多层复合管结构新颖,表面光泽度好、外观精美、手感柔和,且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亮铝多层复合管,所述高亮铝多层复合管的管壁从外向内依次包括塑料印刷层、第一粘合层、阻隔层、第二粘合层和塑料热封层,所述塑料印刷层通过所述第一粘合层粘合所述阻隔层,所述阻隔层通过所述第二粘合层粘合所述塑料热封层,其主要特点是,所述阻隔层是真空镀铝层。
较佳地,所述真空镀铝层包括真空镀铝聚酯层,所述真空镀铝聚酯层分别粘合所述第一粘合层和所述第二粘合层。
更佳地,所述真空镀铝层还包括聚乙烯-乙烯醇层,所述真空镀铝聚酯层通过所述聚乙烯-乙烯醇层与所述第二粘合层粘合。
较佳地,所述塑料印刷层是热塑性聚乙烯薄膜层,所述第一粘合层是溶剂型聚酯多元醇类粘合剂层,所述第二粘合层是透明粘合性树脂层,所述塑料热封层是热塑性聚乙烯薄膜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阻隔层采用了新型的真空镀铝层,以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基材,其表面的镀铝材料极大的提高了铝塑复合管的光泽度,结构新颖,具有外观精美、手感柔和、使用方便等多项优点;
2、本实用新型的高亮铝多层复合管的制造采用复合管工艺完成管身的焊接,然后使用挤出管的工艺完成管肩的注塑,设计巧妙,综合了现有挤出管和复合管的优点,利用传统多层复合管工艺的生产效率高、搭接强度高、耐挤压、爆破强度高、外观印刷精美、阻隔性能好的优点,结合了挤出管中管肩生产设备及模具成本低和管肩形状可选范围广的优点,生产出外观精美,牢固耐用的塑料软管,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生产成本,解决了挤出管生产效率低、不良率高、印刷效果粗糙的缺点以及复合管模具成本高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高亮铝多层复合管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高亮铝多层复合管的阻隔层采用了真空镀铝层,并综合了现有挤出管和复合管制造工艺的优点,使用复合管工艺完成管身的焊接,然后使用挤出管的工艺完成管肩的注塑,从而制造出的本实用新型的软管外观精美、手感柔和、使用方便、阻隔效果好。
如图1所示,该高亮铝多层复合管的结构由外向内依次包括:第一层是塑料印刷层,为热塑性聚乙烯薄膜层;第二层是第一粘合层,为溶剂型聚酯多元醇类粘合剂层;第三层是阻隔层,为相互粘合的真空镀铝聚酯层和聚乙烯-乙烯醇(EVOH)层;第四层是第二粘合层,为透明粘合性树脂层;第五层是塑料热封层,为热塑性聚乙烯薄膜层。塑料热封层通过第二粘合层紧密粘合于阻隔层(具体是聚乙烯-乙烯醇层)的内壁,塑料印刷层通过第一粘合层紧密粘合于阻隔层(具体是真空镀铝聚酯层)的外壁。
在实际使用当中,该全塑复合管由塑料印刷层、阻隔层和塑料热封层所构成,各层之间使用第一粘合层和第二粘合层粘合起来。由于该全塑复合软管是采用真空镀铝层作为高亮层,并采用特殊制管工艺,从而可以生产出亮度高、外观精美、印刷方式多种多样、品质优良的复合管。
具体的加工条件如下:
(1)干式复合
原料:聚乙烯薄膜,真空镀铝层,聚酯多元醇类粘合剂,溶剂
干式复合的加工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樱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樱包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63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