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壁不锈钢管道承插氩弧焊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6127.6 | 申请日: | 2009-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6722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辉;阮成福;胡萍辉;郑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力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3/02 | 分类号: | F16L43/02;F16L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404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不锈钢 管道 承插氩弧焊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壁不锈钢管道承插氩弧焊连接结构,用于输送冷热水等中、低压流体的薄壁不锈钢管道的连接,属于薄壁不锈钢管道承插氩弧焊连接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薄壁不锈钢管道承插氩弧焊连接结构,在管件和管材之间采用承插式氩弧焊连接。如图1所示,管件口端扩张承口部位(简称承口)1起定位作用,在承口1的端部制作有宽度A为0.5mm~1.5mm、厚度B为0.3mm~0.6mm的平形环坡口2,焊接时,直接将承口1端部的坡口2熔化与管材4外壁熔接在一起。由于熔接部位3厚度只有0.3~0.6mm,故该部位的抗拉强度低,成为管道系统的耐压和抗变形的薄弱点;同时对焊接要求较高,容易熔化流淌,进一步减少连接厚度,造成厚度不均,也容易焊透管材,造成管材内壁产生熔接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强熔接部位的抗拉强度且降低对焊接技能的要求的薄壁不锈钢管道承插氩弧焊连接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薄壁不锈钢管道承插氩弧焊连接结构,包括承口,其特征在于,在承口的端部设有截面呈直角梯形的坡口。
进一步,坡口的口端厚度E为0.3mm~0.8mm,斜边角度α为15°~30°。
本实用新型吸取有缝薄壁不锈钢管(壁厚为0.6mm~1.5mm)卷焊成型的氩气保护电弧熔接焊工艺特点,利用几何形状的差异,实现增强熔接部位强度,降低焊接技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增加熔接部位的厚度,增强熔接部位的抗拉强度且降低对焊接技能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原薄壁不锈钢管道承插氩弧焊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薄壁不锈钢管道承插氩弧焊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角度弯头的示意图;
图4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三通接头的示意图;
图5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异径接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如图2A及图2B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薄壁不锈钢管道承插氩弧焊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包括承口7,在承口7的端部设有截面呈直角梯形(即一边垂直的梯形)的坡口5。根据管件4壁厚T为0.8mm~2.0mm,将口端厚度E设计成0.3mm~0.8mm,将截面的斜边角度α设计成15°~30°,与图1中原平形环坡口2形状相比,氩弧焊连接后的熔接部位6得到增厚和加长。管件承口7内径与配套管材4外径设计为小间隙配合,可与管材4进行承插连接。管件是采用0.8mm~2.0mm厚的有缝薄壁不锈钢管制造,利用不锈钢具有的良好塑性,采用冷挤压技术成型,使管件的主体结构是一个整体,具有可靠的耐压性能。焊接时,直接将管件承口7端部坡口5熔化,与管材4外壁熔接在一起,增强了熔接部位6强度,避免了原平形环坡口焊接时容易熔化流淌和容易焊透连接的薄壁管材等现象,降低了焊接技能要求,焊接可靠性高,耐压性能提高,抗拉强度增大。
本实用新型主要体现在各种如图3所示的角度弯头、如图4所示的三通接头及如图5所示的异径接头等系列承插氩弧焊式不锈钢管件的承口端部坡口5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制作工序如下:
首先,将原料不锈钢管切断成管坯。随后,在液压机上冷挤压成型出管件主体结构。再退火、扩口整形并车削出各承口端坡口5形状,最后进行表面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力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力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61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