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全移门锁锁舌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5454.X | 申请日: | 2009-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0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睿堡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5/10 | 分类号: | E05B15/10;E05B6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舌,特别是一种安全移门锁锁舌。
背景技术
现有移门锁如图1所示,由含有锁舌3的扣板部分2,和含有锁芯的锁体部分1组成。所述的扣板部分2安装在门框上,而含有锁芯的锁体部分1安装在移门上。使用时,拉动移门至门框,锁舌3被压入移动的锁体,锁舌3的舌钩4扣住锁芯内部截面,移门上锁。
但由于移门锁锁舌3与锁体1是通过面接触进行咬合,在移门门扇抬起或加晃动时,锁舌3与其在接触的锁芯内部截面产生摩擦,形成摩擦力,可能将导致位移,造成开锁现象,使用中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移门锁锁舌,主要解决现有移门门锁在门扇移动时,锁舌同锁体咬合接触面产生摩擦力,导致开锁的问题,解决安全隐患,提高移门门锁的安全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安全移门锁锁舌,由锁舌舌体和锁舌舌钩组成,其特征在于:锁舌舌钩与锁体咬合的截面上开设有一凹槽。
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锁舌舌钩咬合截面上开设凹槽,减少锁舌舌钩同锁体咬合部分的直接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因移门门扇朝各方向移动时产生的摩擦力,避免了因摩擦力而引起的开锁现象,提高了移门门锁的安全性能。
2、本实用新型锁舌为在现有锁舌上开一弧形凹槽,改动小,实施方便,实现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移门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附图说明:
图1中,1为锁体,2为扣板,3为锁舌,4为锁舌舌钩。
图2中,1为锁舌舌体,2为锁舌舌钩,A、B、C、D、E为锁舌各顶点。
图3中,1为锁舌舌体,2为锁舌舌钩,A、B、C、D、E为锁舌各顶点,顶点A与顶点B在主视图中重合。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它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安全移门锁锁舌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它由锁舌舌体2和锁舌舌钩1组成。锁舌舌钩1在移门门锁处于锁住状态时,截面ABC同锁体咬合,则移门上锁。本实用新型于舌钩截面ABC上开设一弧形凹槽。如图3锁舌主视图所示,锁舌舌体的高度DE为36mm,锁舌舌钩高度AC为10mm,凹槽宽度FG为7mm。
使用时,拉动移门至门框,锁舌被压入移动的锁体,锁舌的舌钩扣住锁芯内部截面,移门上锁。如上锁过程中、或上锁状态下出现多次晃动,锁舌舌钩咬合面会产生摩擦力,但由于本实用新型在接触面上设有开槽,接触面积已尽量减少,产生的摩擦力极小,不足以顶开加载于移门上的锁体,提高了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锁舌在咬合截面上采用凹槽结构,将与锁体接触产生摩擦力的面积尽可能减小,防止了移门因晃动产生的摩擦力而意外开锁的情况,增强了移门锁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加工简易,实施成本低廉,可同各种门锁配套使用,以防止类似的意外开锁情况,提高门锁抗盗抗橇的性能。
综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睿堡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睿堡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54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