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线接线端子快速拆卸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4709.0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81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何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创力(上海)金属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22 | 分类号: | H01R4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线 接线 端子 快速 拆卸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元器件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拆卸电缆线接线端子的工具。
背景技术
在电子元器件组装时,经常要将压接好的接线端子插入塑料件插座的方孔内。如图1所示,由于接线端子100两侧有弹性钩子101,塑料件插座200方孔210为前后两端大,中间一段方孔小的结构。当接线端子100插入塑料件插座200方孔210前端大方孔211并经过中间段小方孔212时,接线端子100两侧弹性钩子101受压变形以便接线端子100通过中间段小方孔212。当接线端子100两侧弹性钩子101到达后端大方孔213时,弹性钩子101复位,同时接线端子100的止动凸耳102也卡在前端大方孔211的根部。此时接线端子100既不能后退,也不能前进,这样就固定在塑料件插座200中。
但是如果遇到接线端子100插错时,就不能将接线端子100从塑料件插座200方孔210内完好的拿出。如果强力将接线端子100从方孔210内推出,接线端子100的弹性钩子101必定断裂或后翻,这样接线端子100就会损坏而不能使用,最终导致整个电缆线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将电缆线接线端子完好地从塑料件插座方孔中取出的电缆线接线端子快速拆卸工具,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线接线端子快速拆卸工具,其特征在于:具有两根插片和一根位于两根插片之间并沿着插片相对滑动的推杆。
所述两根插片固定手柄上,所述手柄内部具有导孔,所述推杆位于导孔内。
为了方便、稳定操作工具,所述推杆的位于手柄前方位置设有止档片,所述推杆后端设有弹簧挡片,所述推杆上位于手柄和弹簧挡片之间套有弹簧。
有了上述电缆线接线端子快速拆卸工具,通过两根插片先挤压接线端子两侧弹性钩子,使弹性钩子缩回到接线端子本体中,然后由推杆将整个接线端子推出到插座方孔中,从而避免了弹性钩子损坏。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线接线端子快速拆卸工具具有快速、完好地从将接线端子从塑料件插座方孔中取出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图1为接线端子与塑料件插座方孔配合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松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紧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方式示意图。
图中:
100,接线端子 101,弹性钩子 102,止动凸耳
200,塑料件插座 210,方孔 211,前端大方孔
212,中间段小方孔 213,后端大方孔 410,手柄
411,手柄外壳 412,推杆座 420,插片
430,推杆 431,止挡片 432,弹簧挡片
440,弹簧 450,螺钉 460,导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缆线接线端子快速拆卸工具包括一个手柄410、两根插片420,一根推杆430、一个弹簧440组成。
其中,手柄410由两块手柄外壳411和一个推杆座412组成,所述推杆座412位于中间,两块手柄外壳411位于两侧,两根插片420分别位于手柄外壳411和推杆座412之间,并用螺钉450将三者进行固定在一起。在推杆座412的中心具有贯穿首尾的导孔460,推杆430位于导孔460中,两端分别从导孔460的首尾端穿出。推杆430的位于手柄410前方位置设有止档片431,推杆430的末端设有弹簧挡片432。弹簧440套在推杆430上,位于手柄410和弹簧挡片432之间。其中,插片430的截面尺寸要能够正好插入接线端子100和塑料件插座200后端大方孔213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推杆430的截面尺寸要能够将接线端子100顶出。
以上就是本实用新型缆线接线端子快速拆卸工具,该工具的使用方式如图4所示。
第一步,将工具的两根插片420插入接线端子100和塑料件插座200后端大方孔213之间的间隙中;
第二步,将两根插片430一直插入塑料件插座200后端大方孔213底部,将接线端子100的弹性钩子101挤回到接线端子100本体中;
第三步,用推杆430将接线端子100从塑料件插座200方孔210中顶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创力(上海)金属件有限公司,未经伟创力(上海)金属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47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