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缆线组装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4534.3 | 申请日: | 2009-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528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彭胜;林文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2 | 分类号: | H01R43/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王光辉 |
地址: | 201114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线 组装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工工具,尤其是指一种组装电缆线的工具。
背景技术
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主要包括裸线、电磁线及电机电器用绝缘电线、电力电缆、通信电缆与光缆。电缆有电力电缆、控制电缆、补偿电缆、屏蔽电缆、高温电缆、计算器电缆、信号电缆、同轴电缆、耐火电缆、船用电缆等等。它们都是由多股导线组成,用来连接电路、电器等。很多电子产品上都有运用电缆,由于产品工艺种类繁多,所使用的电缆线也大相径庭,所以目前还无法用机器完全替代传统的手工压合组装。在手工压合组装操作中,组装工人需要将电缆线接头在所需压合的接口处定位,再以手或工具将接头嵌压入接口中,这一操作完全以人工方式实现,故其组装质量参差不齐。特别是有的操作需组装5根以上的电缆线,使用手工组装手易受伤,质量也不稳定,还会出现电缆线组装不到位和受损伤的情况,并且效率不高,工时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保护手、高效率的电缆线组装工具。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缆线组装工具,包含一套筒,一运动压杆及一复位弹簧。套筒一端内缘具有凸缘,凸缘与套筒侧壁定义出一轴向通孔。复位弹簧穿设于套筒内,一端抵住凸缘。运动压杆穿设于套筒内并穿过复位弹簧,运动压杆上一压制件与复位弹簧的另一端接触。将电缆线的接头嵌入轴向通孔,将套筒一端套上基板的电缆线接口,下压运动压杆而将接头与电缆线接口接合。释放压力,复位弹簧将运动压杆向上推动,完成电缆线组装操作。
运用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电缆线组装工具,当电缆线接头卡入轴向通孔时,用手握住套筒筒体,将套筒一端套上基板的电缆线接口,压合运动压杆,杆体底端便将电缆线接头卡入接口处。操作人员的手不直接接触电缆线接头及接口,使双手免于受伤。由于使用工具压合,使组装质量保持稳定,避免出现组装不到位及使电缆线或接口受损伤的情况出现,且缩短组装时间,提高了组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内容以简化的形式介绍了一些将在实施方式中细述的操作。本实用新型内容既不用于确定权利要求主体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用于决定权利要求主体的研究范围。
附图说明
图1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
图1B所示为图1A所示实施例的作业位置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较佳实施例;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较佳实施例;
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再又一较佳实施例;
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
其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运动压杆
102:压制件
104:运动压杆杆体
104B:螺纹杆体
106:受力圆盘
106B:受力圆环
110:运动压杆底表面
200:套筒
202:凸缘
204:轴向通孔
206:电缆线槽
210:阶梯形套筒小径部分
212:阶梯形套筒大径部分
214:环形肩
216:套筒底表面
300:复位弹簧
400:电缆线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图1A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参照图1A,套筒200内缘一端具有一凸缘202,凸缘202与套筒侧壁定义出一轴向通孔204。套筒200内穿设有一复位弹簧300,其一端抵住凸缘202。运动压杆100穿设于套筒200内并穿过复位弹簧300,运动压杆100上具有一压制件102,与复位弹簧300的另一端接触。将电缆线的接头400经由套筒一端的电缆线槽206嵌入轴向通孔204。
图1B所示为图1A所示实施例的作业位置示意图。参照图1B,将套筒200一端套上基板的电缆线接口,下压运动压杆100而将电缆线接头向下方推动,进而将电缆线接头与电缆线接口接合。释放压力之后,复位弹簧300伸展而将弹力作用于运动压杆压制件102上,以此将运动压杆向上推动直至复位,至此完成电缆线组装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45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器设备防雷装置
- 下一篇:插秧机用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