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间断建筑物供暖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4416.2 | 申请日: | 2009-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3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毅;李军;高杰;邹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奈尔(上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李军 |
主分类号: | F24H4/02 | 分类号: | F24H4/02;F25B47/00;F24H9/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童素珠 |
地址: | 200437 上海市虹***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不间断 建筑物 供暖 空气 源热泵 热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领域的装置,尤其是一种主要应用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环境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通过热泵提升为建筑物供暖,能使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正常供暖使用的一种不间断建筑物供暖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背景技术
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由于其节能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但是现有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在北方寒冷地区和南方冬季低温潮湿的环境中使用于供暖系统,存在室外翅片式换热器易结霜、结霜后影响换热效率导致热泵热水器系统效率下降、需要经常停机除霜等缺陷,影响了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正常供暖使用。
为了克服这些缺陷,现有的技术在空气源热泵热水器上采用四通换向阀来使制热工况转换成制冷工况,让室外翅片式换热器散热,用这些热量来使霜融化,完成除霜过程。但是这种技术存在需频繁转换运行工况来除霜、除霜期间存在无法为用户提供热量反而制冷缺陷等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改进型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利用电加热装置进行除霜,通过在室外翅片式换热器的翅片之间安装电热丝,电热丝通过继电器连接到电源;通过在室外翅片式换热器上设置感温装置,感温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输入到继电器的控制端,使之能够有效解决当室外温度过低时供暖效果差的不间断建筑物供暖空气源热泵热水器。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主要解决如何利用电加热装置进行除霜,而且可以在非除霜工况下进行辅助加热问题;要解决如何通过热泵提升为建筑物供暖,解决室外温度过低时供暖效果差等有关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装置利用电加热装置进行除霜,设计为在室外翅片式换热器的翅片之间安装电热丝,电热丝通过继电器连接到电源;室外翅片式换热器上设置感温装置,感温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输入到继电器的控制端;当感温装置测得翅片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包括低于此设定温度可能出现结霜状况或导致热泵机组制热效果差时,输出控制信号,通过继电器启动电热丝进行加热;该装置包括:压缩机、水泵、节流阀和继电器,还包括:翅片式换热器、水-水换热器、电热丝和感温装置,在压缩机和节流阀之间接入室外翅片式换热器,上述各部件组合为一整体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该装置至少包括有:
一压缩机依次通过相关管路与翅片式换热器、节流阀和水-水换热器相互连接;
一翅片式换热器的一端通过相关管路与压缩机的一端相互连接,其另一端通过相关管路与节流阀的一端相互连接;
一水-水换热器的一路依次通过相关管路与压缩机、翅片式换热器和节流阀相互连接,另一路通过相关管路与水泵相互连接后,再连接至供暖用户的相关管路.
进一步的,所述的不间断建筑物供暖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翅片式换热器安装于室外,在该室外翅片式换热器的翅片之间安装有电热丝,电热丝通过继电器连接到电源。
进一步的,所述的不间断建筑物供暖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的翅片式换热器上设置感温装置,感温装置的输出端与继电器的输入端相互连接,感温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传递到继电器的控制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改进型的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利用电加热装置进行除霜,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需频繁转换运行工况来除霜、除霜期间无法为用户提供热量反而制冷的缺陷;而且可以在非除霜工况下进行辅助加热,电能产生的热量一部分被室外换热器吸收,通过热泵提升为建筑物供暖,能使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正常供暖使用,同时可以解决室外温度过低时供暖效果差的问题,具有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等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1-压缩机;
2-翅片式换热器;
3-水-水换热器;
4-水泵;
5-节流阀;
6-继电器;
7-电热丝;
8-感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奈尔(上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李军,未经康奈尔(上海)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李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44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