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昆虫捕捉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20073800.0 | 申请日: | 2009-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03444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7 |
发明(设计)人: | 庞逸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庞逸飞 |
主分类号: | A01M3/00 | 分类号: | A01M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200240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昆虫 捕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昆虫捕捉器,尤其涉及一种可以捕捉爬在墙壁或桌面上的昆虫的昆虫捕捉器。
背景技术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经常有小的飞虫或爬虫在墙壁上或桌面上活动,而这些小昆虫清理起来非常麻烦,很难赶走,通常的做法是用手把它们捏走,但是对一些比较恶心的昆虫,大家都不愿意去接触,那么有时只好借助其它东西如书本将它们拍掉,这样的做法,一方面毕竟面对的是一个小生命,有时会于心不忍,另一方面拍死这些昆虫会把桌面或墙面弄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昆虫捕捉器,以方便人们借助它来方便、卫生地清理爬在桌面上或墙壁上的昆虫。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昆虫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根手柄杆,在手柄杆的端头连接一个容器,所述容器具有一个漏斗型罩口。
为了方便释放或清理捕捉到容器内的昆虫,所述漏斗型罩口和容器之间采用卡口结构进行连接。
为了在能够看清捕捉时,昆虫在漏斗型罩口或容器内的情况,所述容器和漏斗型罩口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个具有漏斗型罩口的容器来捕捉昆虫,捕捉昆虫时只需将漏斗型罩口罩在昆虫上,昆虫只能沿着漏斗型罩口爬进容器中,从而最终使昆虫被捕获住并且无法逃脱,这样就避免了将昆虫拍死而弄脏桌面或墙面,如果捕捉的是益虫,还可以将其释放掉,从而避免了伤害一条小生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昆虫捕捉器具有方便、卫生地清理爬在桌面上或墙壁上昆虫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手柄杆 200,容器 201,开口 300,漏斗型罩口301,大口 302,小口 400,卡口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昆虫捕捉器,包括手柄杆100、容器200以及漏斗型罩口300内构成。
其中容器200连接在手柄杆100的端头,而漏斗型罩口300连接在容器200的下部开口201处,为了拆卸方便,所述漏斗型罩口300与容器200之间通过卡口结构400连接。漏斗型罩口300装配容器200后,其大口301与容器200的开口201齐平,小口深入容器200内。
为了在捕捉时看清昆虫在漏斗型罩口300或容器200内的情况,容器200和漏斗型罩口300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
以上就是本实用新型的昆虫捕捉器,该昆虫捕捉器通过一个具有漏斗型罩口的容器来捕捉昆虫,捕捉昆虫时只需将漏斗型罩口300罩在昆虫上,昆虫只能沿着漏斗型罩口300爬进容器200中(如果昆虫不进入,可以敲打容器200开口201处,驱赶其进入),从而最终使昆虫被捕获位并且无法逃脱,这样就避免了将昆虫拍死而弄脏桌面或墙面,如果捕捉的是益虫,还可以将其释放掉,从而避免了伤害一条小生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昆虫捕捉器具有方便、卫生地清理爬在桌面上或墙壁上昆虫的优点。
但是,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庞逸飞,未经庞逸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38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灭鼠器
- 下一篇:在绝缘层上覆硅基板中形成对准标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