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搬运台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73434.9 | 申请日: | 2009-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362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晶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19/00 | 分类号: | B65D19/00;B65D19/38;B65D19/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 地址: | 20241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电池 组件 搬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搬运台,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搬运台。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化石能源的枯竭和世界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对新型绿色和再生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许多能源比如风能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同时它实际也是间接的太阳能的应用,而对于太阳能的直接利用就是用装置或者仪器把太阳能转化为人们可以利用的能量,如热能与电能。
现在普遍的对于太阳能的应用是用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其对于光能的转化效率太低,一般商用硅太阳能电池在15%-17%之间。之后在实际应用阶段又会将太阳能电池制作成太阳能组件。太阳能组件由于其要接受大面积的太阳光,所以需要组件正对太阳的表面积比较大。同时需要一定的牢固度,现在普遍制作的商用太阳能组件表面积在1580mm*808mm*46mm左右,而半成品,即经过层压,未安装铝合金边框的太阳能组件一般为长1500mm-2000mm,宽一般为500mm-1000mm之间,厚度为3mm-7mm之间。太阳能组件半成品的层压是在高温下进行的,所以此半成品进入下一道工序,即安装铝合金边框之前需要进行冷却,同时普通的栈板式堆放在平放的时候由于许多块堆在一起,散热不均匀,容易造成组件受到内应力后太阳能能电池片开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搬运台,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钢结构主体平台;在所述的钢结构主体平台水平方向上安置二根钢管,在垂直与水平方向上并在钢结构主体平台上安置至少二根以上的钢管;在每个钢管的顶上有圆形的组件保护帽;在钢管的左右的底部分别设置橡胶保护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半成品组件在生产过程中的散热问题,同时由于其坚固,耐用也可以用在成品组件的运输过程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1、图2可见:本实用新型包括:钢结构主体平台5;在所述的钢结构主体平台5水平方向上安置二根钢管2,在垂直与水平方向上并在钢结构主体平台5上安置至少二根以上的钢管2;在每个钢管2的顶上有圆形的组件保护帽1;在钢管2的左右的底部分别设置橡胶保护垫(3,6);
在钢结构主体平台5的二侧还分别设置钢把手4。
本实用新型中1为圆形的组件保护帽,材料一般为塑料,是与组件直接接触的部分;2为钢管,表面为PVC管材或者海绵并固定,起到保护和固定组件的作用;3和6为橡胶保护垫,防止组件直接接触搬运台钢结构,保护组件,起缓冲作用;4为钢把手,方便需要的时候手工搬运;5为钢结构主体。
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将组件光板垂直插入两根管材之间,并使之均衡压在保护橡胶垫上,搬运的时候通过把手搬运,或者用叉车穿过钢结构主体下部进行搬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晶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晶龙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34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跳频功放系统
- 下一篇:带有空气净化装置的空调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