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炉膛灰斗转角处结构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3190.4 | 申请日: | 200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62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俊;黄辉;左德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24 | 分类号: | F22B37/2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4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炉膛 转角处 结构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炉膛灰斗转角处结构组件,属于锅炉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炉膛灰斗转角处结构组件的作用是将炉底灰斗的管子重量,刚性梁重量,保温重量,灰渣重量等传递到螺旋管圈的吊带之上。普通直管锅炉的炉膛灰斗采用一个框架将其箍住,然后将整个框架连接到水管上。没有转角处结构组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的将炉底灰斗的管子重量,刚性梁重量,保温重量,灰渣重量等传递到螺旋管圈的吊带之上的组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炉膛灰斗转角处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刚性梁,垂直刚性梁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水平刚性梁和第二水平刚性梁,垂直刚性梁的上部分通过管子连接链接件,链接件连接吊板,垂直刚性梁的下部分通过吊杆连接吊带。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能够将炉底灰斗的全部重量通过吊板传递到链接,再传递到垂直刚性梁,最终通过吊杆将所有的载荷传递到吊带上,具有很高的载荷承受能力及很好的吸收膨胀差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炉膛灰斗转角处结构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截面图;
图3为图1中B-B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为一种炉膛灰斗转角处结构组件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炉膛灰斗转角处结构组件,由第一水平刚性梁1、垂直刚性梁2、第二水平刚性梁3、吊板4、吊杆5、链接件6、吊带7和管子8组成。
垂直刚性梁2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水平刚性梁1和第二水平刚性梁3,作用是为垂直刚性梁2提供两个支点,保证垂直刚性梁2得稳定。
如图2所示,为图1中A-A截面图,垂直刚性梁2的上部分通过管子8连接链接件6,链接件6连接吊板4,如图3所示,为图1中B-B截面图,垂直刚性梁2的下部分通过吊杆5连接吊带7。吊板4连接炉底灰斗,吊带7连接螺旋管圈,炉底灰斗的全部重量通过吊板4传递到链接,再传递到垂直刚性梁2,最终通过吊杆5将所有的载荷传递到吊带7上。
由于螺旋管圈是热态的,会有序地热膨胀,而垂直刚性梁2是冷态的,没有热膨胀,故在刚性梁与螺旋管圈之间存在膨胀差。此膨胀差通过连接吊杆5的预偏转(膨胀差的一半)来吸收。操作方法为:冷态时左偏一半的膨胀量,热态时右偏一半的膨胀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31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荧光灯的供电电路
- 下一篇:太阳光模拟器驱动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