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烧器风箱扩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20073187.2 | 申请日: | 2009-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1283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涛;柳公权;张建文;韩彩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00 | 分类号: | F23D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45***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烧 风箱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燃烧器风箱扩流装置,属于扩流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锅炉燃烧器风箱扩流装置采用开孔梯形板加肋板固定的结构,梯形板一般开三个竖直条状矩形孔,且梯形板为一定角度弯曲,肋板加强一般采用两块。这种燃烧器风箱扩流装置的缺点是不能广泛的适应不同煤种的火焰上部区域需要的水冷壁的贴壁二次风风向要求,且透过矩形孔进入燃烧区域内的扰流二次风分配不均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广泛适应不同煤种的火焰上部区域水冷壁需要的贴壁二次风风向要求,且使透过矩形孔进入燃烧区域内的扰流二次风可以更好分配的燃烧器风箱扩流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燃烧器风箱扩流装置,包括梯形扩流板,梯形扩流板上设有至少一个固定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梯形扩流板上还设有至少一个横向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横向孔为矩形条状。
所述的横向孔的个数为九个,所述九个横向孔分别排列在三列中,每列三个横向孔。
所述的横向孔的个数为八个,所述八个横向孔分别排列在四列中,每列两个横向孔。
所述的梯形扩流板的扩流角α为30°-60°。
所述的固定肋板的个数为两个,分别设于横向孔的相邻列之间。
所述的固定肋板的个数为三个,分别设于横向孔的相邻列之间。
本实用新型在分析扰流二次风在燃烧器端部的分配形式的基础上,利用横向矩形条状开孔形式将扰流二次风分层均匀的导入炉膛,分级冷却水冷壁,且分配稳定均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广泛的适应不同煤种的火焰上部区域需要的水冷壁的贴壁二次风风向要求,且透过矩形孔进入燃烧区域内的扰流二次风分配非常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燃烧器风箱扩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另一种燃烧器风箱扩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装置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一种燃烧器风箱扩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扩流装置由梯形扩流板1、固定肋板2和横向孔3组成。如图2所示,为为图1中装置的侧视图。梯形扩流板1有30度的扩流角α,且在梯形板上设有九条矩形条状横向孔3,所述九个横向孔3分别排列在三列中,每列三个横向孔3,梯形扩流板1上有两块固定肋板2,分别设于横向孔3的相邻列之间。这样的结构可以使进入燃烧区域内的扰流二次风在水平方向分配均匀,且30度的扩流角α可以使上扬的二次风有效的保护燃烧器区域上方的水冷壁。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为另一种燃烧器风箱扩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扩流装置由梯形扩流板1、固定肋板2和横向孔3组成。如图4所示,为图3中装置的侧视图。梯形扩流板1有45度的扩流角,且在梯形板上设有八条矩形条状横向孔3,所述八个横向孔3分别排列在四列中,每列两个横向孔3。梯形扩流板1上有三块固定肋板2,分别设于横向孔3的相邻列之间。这样的结构可以使进入燃烧区域内的扰流二次风在水平方向分配均匀,且45度的扩流角可以使上扬的二次风有效的保护燃烧器区域上方的水冷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31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