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侧用折叠式翼板开闭的厢货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920073045.6 | 申请日: | 2009-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4059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浦东畅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33/04 | 分类号: | B62D3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203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侧 折叠式 开闭 货车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一种两侧用折叠式翼板开闭的厢货车,它涉及到设计提供一种驱动形式新颖的车箱两侧用左右翼板开合的厢式货车,它适合一般大、中、小型厢货车的改装和改造,也适用于大型半挂翼开式厢货车的改装和改造。
背景技术
国内外在翼开式厢货车的开发和应用上已经普遍,但在两侧左右翼板的开启后所呈现的工况确十分相似,往往是左右翼板高耸在车厢体的顶部左右或上方,因此使用这种翼开厢货车装卸货物虽然快捷,但它要求装卸区有较大的场地和占用较高的空间,显然在较小场地及高度有限的场地就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提供一种能使左右两侧的翼板在展开后折叠起来,并安放在车厢顶部的结构方式,从而使翼开式厢货车在较小的场地及有限的高度空间场所装卸货物,使翼开式厢货车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由车箱底板、车箱顶板、车箱前板及由后门框和后门组成的车箱体的左右两侧各自安装了用铰链联接的由上下两块组成的左右翼板,在车箱体顶板下部左右各自安装了支承在摆臂座上的与链轮同轴的左右摆臂,链轮经链条由二个一组的推拉油缸控制,左右摆臂的头部各自用导销与左右的上翼板连接,左右的上翼板上部与车箱体顶板左右上沿铰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驱动左右翼板开合的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左右翼板上推拉油缸驱动下向左右展开时,可最终折叠安放在车箱顶部,使这种翼开式厢货车在较小的场地和较低的作业空间条件下装卸货物,完全克服了其它类型翼开式厢货车作业时占地面积大要求作业空间高等缺陷。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两侧用折叠式翼板开闭的厢货车关闭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两侧用折叠式翼板开闭的厢货车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1、汽车底盘,2、车箱体,3、下翼板,
4、铰支,5、上翼板,6、导销,7、摆臂,
8、摆臂座,9、链轮,10、铰支,11、链条,
12、推拉油缸,13、推拉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两侧用折叠式翼板开闭的厢货车,它是由汽车底盘1,车箱体2及左右两侧的上、下翼板5、3组成,驱动左右上下翼板开合的机构它是由位于车箱体顶板下方左右两侧的链轮9,推拉油缸12、13,链条11,分别与左右链轮输出轴联接并安装在各自左右摆臂支座8上的左右摆臂7,经由导销6联接的左右上翼板5,由铰支4联接的左右下翼板3组成。
由上述附图可见,处于车箱体2左右两侧的翼板分别由上翼板5及下翼板3二块组成,上翼板5经由铰支10与车箱体顶板左右侧作可转动铰接,上、下翼板之间经由铰支4作可转动铰接,在上翼板5的边缘上固定安装了导销6,在车箱顶板下面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了链轮9,摆臂座8及摆臂7组件,摆臂7的一端在这里与链轮9的输出轴固定联接,与链轮9啮合的链条11其二端分别与推拉油缸12,13的活塞杆连接,摆臂7的另一端开有导向槽,并经导向槽与固定在上翼板5上的导销6作可滑动联接,这样在车箱体两侧分别组成了完整的开闭左右翼板的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按下述方式进行作业。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两侧用折叠式翼板开闭的厢货车处于关闭状态,此时有液压系统驱动左右的二组推拉油缸12、13工作,压力油进入推拉油缸13有杆腔,经活塞杆及链条11使链轮9转动并带动摆臂7以摆臂座8为轴心向左右缓缓摆动,并经由摆臂7一端的长槽带动导销6及左右上翼板5以铰支10为轴心向左右两侧缓缓摆开,左右下翼板3也分别由铰支4带动随着向左右缓缓摆开,直至摆臂7摆到车箱顶部与车箱顶板相接触,此时左右的上下翼板折叠起来后平稳的处于车箱顶部,折叠式翼开厢货车呈附图2所示状态,此时车箱两侧全敞开,可供装卸货作业。反之由液压系统将压力油进入推拉油缸12的有杆腔,经活塞杆及链条11使链轮9向相反方向转动。其左右翼板就会以与上述相反的程序缓缓摆动,并最终将车箱两侧关闭使本折叠式翼开厢货车呈图1所示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浦东畅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浦东畅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30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感应测井仪的数据采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监测考场作弊的差动探磁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