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加样仪有效
| 申请号: | 200920072867.2 | 申请日: | 2009-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429621Y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24 |
| 发明(设计)人: | 周宋兵;朱慧伟;胡瑞;黄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凯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雷绍宁 |
| 地址: | 200433上海市杨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加样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自动分配血清和试剂全自动加样仪,广泛应用于检验科、生物实验室、临检中心、血站等。
背景技术
对加样仪而言,移液准确性和所加液体正确性是保证加样质量的关键。在采样、加样过程中,必须完成液面检测、气泡检测和纤维蛋白检测。只有完整的液面检测、气泡检测、纤维蛋白检测才可能保证液体分配的正确,和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在液面检测中,如果液面检测不准或者不检测液面直接从底部吸样,将会导致吸头外部有严重挂液,从而使实验精度失控。血液或者试剂中的气泡也对实验有重要影响,如果取样时把气泡当成有效液面,则把空气当作液体加到反应体系中,从而造成实验结果错误。在吸液过程中血清中的纤维蛋白阻塞吸头同样会影响实验效果,纤维蛋白可以完全或者部分阻塞吸头从而使使实验结果不准。
在现有技术中加样仪的吸头有以下两种,但各存在缺陷:
a)使用导电吸头,把吸头作为导体如果容器中的液体接触到吸头则电阻或者电导发生变化,从而可以检测到液面。
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导电吸头成本是普通吸头的几倍;无法检测纤维蛋白及检测非导电液体。
b)使用不锈钢针进行加样,通过接触到液体后电容发生变化来检测液面、气泡、纤维蛋白
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接触式移液,无法完全排除交叉污染的问题;需要复杂的冲洗程序,影响加液速度;系统造价高,需要额外的泵和冲洗液;操作繁琐,用户需要配制和更换冲洗液。
中国申请200610026040.9就公开了这样一种微量进样泵,采用一次性普通吸头,不仅能实现非接触式移液,完全排除交叉污染的问题;同时不需要复杂的冲洗程序,加液速度快;而且系统造价低,不需要额外的泵和冲洗液。普通吸头使用成本低,也可检测纤维蛋白和非导电液体。
由于采用一次性吸头,当吸头装上后,需时刻检测吸头是否紧密配合;当采样完后,需把吸头打掉。因此在吸头之上(具体说在加样仪泵身内,活塞气缸或枪头部位)设置微压传感器,配合信号调理电路,根据气缸内压力变化可以灵敏探测液面高度以及套在枪头上的吸头是否配合紧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全自动加样仪,能自动进行液面检测、气泡检测和纤维蛋白检测,并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加样仪,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连接的信号调理电路,信号调理电路还与液面检测单元、气泡检测单元、纤维蛋白检测单元和控制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设液面检测单元、气泡检测单元和纤维蛋白检测单元,分别负责各项测试项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以给控制器准确信号发出执行指令。当压力传感器检测到信号后,经信号调理电路放大后,由各单元判断吸头是否触碰到液面、是否进入气泡、是否吸入纤维蛋白,然后把相关信号传入控制器,控制器会根据不同信号作出相应执行指令。
本实用新型通过三个检测单元进行不同功能检测,使检测完整,而且通过控制器与各单元的协调,可全自动就进行操作,无需人为干预。既能保证采样质量,又提高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液面检测单元、气泡检测单元、纤维蛋白检测单元分别与异常情况处理单元连接,异常情况处理单元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液面检测单元设有数据存储器。
优选地,所述气泡检测单元设有数据存储器。
附图说明
图1为全自动加样仪的系统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全自动加样仪包括相连接的压力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液面检测单元、气泡检测单元、纤维蛋白检测单元和控制器。控制器还与加样仪的执行机构连接,以控制吸头运动。其中液面检测单元、气泡检测单元、纤维蛋白检测单元、控制器分别与异常情况处理单元连接,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各单元会相关信息送入异常情况处理单元,由该单元向控制器发出相关指令。另外液面检测单元和气泡检测单元都设有数据存储器,以存数据与检测信号进行比对。
压力传感器检测的是气缸内的压力变化,该参数变化与吸头头部的压力变化相关,信号调理电路负责把压力传感器测得的信号放大,在吸头向下运动中,会经历碰触液面前、进入液面、在液面中吸取样液三个过程,分别对应了液面检测单元、气泡检测单元和纤维蛋白检测单元这三个不同检测功能的单元模块。由于压力传感器检测只能间接反映吸头状态,而吸头进入哪个过程需由各单元来作判断,各单元基于检测而分析采用的原理也不同,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凯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凯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200728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